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 正文

谁能救台湾的“经济病”?

2004-04-24 13:3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民进党当局就职以来,经济衰退和失业高涨成为岛内经济的基调。造成台湾经济衰退的诸因素中,有经济的更有非经济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在“台独挂帅”的基本路线下,有利经济发展的条件在减少,不利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增加,干扰经济良性循环的成份在发酵。面对被民进党当局搞乱了的经济,发展台湾经济需要哪些条件呢?

发展台湾经济离不了两岸经贸

   台湾经济复苏的活力在哪里?占主流意见的是,发展两岸交流、增加两岸经贸来往可以为衰退中的台湾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是衰退中的台湾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转型需要相应的方向和市场。对于只是在某几个领域占有领先地位的台湾经济,对于台湾本来有限规模生产出来的有限产品,大陆市场完全可以容纳、消化。许多受岛内市场狭小影响的资金和产能,完全可以在同文同种的大陆找到付出最小代价赢得最高利润的机会。因此,大陆市场成为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平台,在台湾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第二是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产生过什么样的作用?3年来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是908.6亿美元,相当于台湾同期出口的4018.28亿美元的22.6%。大陆及香港已经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特别是在台湾地区出口增长中有七成靠对大陆的出口实现。3年来台湾形成高达742.3亿美元(近25000亿新台币)的顺差,同期外贸顺差只有419亿美元,两岸贸易成为台湾弥补逆差、增加顺差的主要来源。大陆市场成为台湾资金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基地,成为台湾经济扭亏为赢的主要调节库,成为获取利润和增加就业机会的主要动力。第三是如果早日实现“三通”,双方贸易更趋密切,贸易总额大幅增加,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强化两岸间的分工关系,两岸经济关系将出现结构性变化,必将带动台湾经济走出低谷。

  两岸经贸已经成为台湾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问题是发展两岸交流和经贸往来受到政治上的限制,以“一边一国”为核心的“渐进台独”路线成为破坏两岸交流的主要障碍,阻挠“三通”严重制约了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入和提升、削弱了两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因而影响台湾经济的复苏。2003年8月15日发表的“两岸直航评估报告”,8月2日提出的“两岸直航三阶段”和10月间推出的“货物运输便捷化”,更是成为推迟“三通”的具体行动。总之,如果两岸政治僵局不能缓解,两岸关系也不可能有大的改善,两岸“三通”只能成为口号,因而台湾投资环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台湾经济的发展必将继续受到严重伤害。

发展台湾经济离不了国际市场

  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充分证明,国际市场起到很大的作用。台湾国民产值和出口对对外贸易的依赖度(国民产值∕进出口总值、国民产值∕出口总值),在2000年分别高达98%和50.4%,2002年也分别达到84.2%和45.2%。依靠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再加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自由化”、“国际化”,台湾经济对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依赖关系,国际市场特别是台湾的主要贸易对象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的好坏,必然对台湾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进入2001年度,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开始不同程度地进入衰退阶段,尤其是“9·11事件”再次重创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推迟,2001年、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2%、1.7%,低于2000年的4.7%,成为自1993年以来世界经济的最低增幅。其中,2001年、2002年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0.3%、2.4%,欧盟为1.5%、0.8%,日本为0.3%、负0.3%。2003年第一季度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分别增长1.4%、0%、0.8%。国际经济的不景气,对于出口导向的台湾经济而言自然会产生重要影响,直接造成台湾出口大幅下挫。特别是信息电子产品是台湾出口的主力,约占三分之一强,而且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达到近四成,美国市场需求疲弱对台湾出口产生重大冲击。外贸受阻,靠大进大出支撑的“海岛加工型”经济首尾不畅,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衰退。

  台湾经济所需要的国际环境不理想,除了西方经济衰退的原因外,民进党当局在台湾经济面临国际经济环境不良的情况下,赋予对外经贸往来过多的政治任务,搞乱了台湾经济和世界市场的关系。民进党当局进行“收买外交”、利用经济往来作为筹码发展“实质关系”、外购武器的大量化费,造成台湾经济大失血。在国际整体经济形势欠佳的状态下,民进党当局无视经济规律进行的经济活动,伤害了台湾经济的健康躯体,加重了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衰退对台湾经济造成的危害和后果。

发展台湾经济离不了政局稳定

  在影响台湾经济复苏的诸因素中,经济和社会原因固然重要,但对台湾经济衰退不止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政治因素。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第一是正确的决策。台湾经济前50年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就,决策正确是重要一条。民进党当局执政以来,因为“台独挂帅”的政治立场错误,因为党内形成的极端个人主义和陈水扁专权现象共存的组织路线错误,许多决策都是违背客观规律,违背经济规律,违背主流民意,为经济发展制造障碍,对经济脱困有害无益。民进党当局局无论是政治运作、战略运筹,还是经济、社会政策,“拼政绩、拼连任、拼台独”的极端行为过多,因而对经济产生过多的反作用。

  第二是稳定的政局。经济脱困也好,发展经济也好,需要政局的稳定。台湾现今的经济衰退的背后是缺乏发展经济所需要的政治条件,特别是长期在李登辉和各类“台独”势力煽动起来的对大陆的敌意情绪下,加上综合实力方面台湾对大陆显现的绝对劣势,成为台湾社会的巨大心理负担,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社会心态变异影响社会稳定。在这一背景下,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挂帅”,不当使用公共权力挑起政局动荡,推行“一中一台”的大陆政策带来两岸关系的紧张,激化省籍矛盾和统独冲突造成社会不稳,从而引起社会情绪、心理、气氛严重不稳,民众信心不足,岛内经济环境日趋恶化。台湾经济复苏的因素很多,但是创造为经济复苏和发展保驾护航的政治条件,已经成为经济因素以外的最重要的条件,正是因为民进党当局反复制造政局动荡因而无法保证政局稳定,台湾经济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气氛和政治条件而欲振无力。

发展台湾经济离不了经济规律

  就经济因素来说,在内需消费不旺和投资环境不良的整体状况面前,说明台湾经济在患上“政治病”的同时,确实患上“经济病”。“政治病”需要民进党当局进行政治层面的相应调整,“经济病”则需要按照经济规律和方式进行治疗。

  “经济病原体”第一是基础性的。台湾经济发展过程有其特殊性,台湾缺少资源、能源、市场、资本和技术准备,在人多地少、市场小原料少的客观经济背景下,必然造成某些方面遥遥领先,某些方面畸形发展,缺少整个经济环境的配合和扎实的实力基础,缺少完善的调节和处理机制,造成“泡沫化经济”、“浅碟型经济”。这就需要进行转型,甩掉“泡沫成份”,把较高水平的台湾经济建立在扎实的产供销实体、有效的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基础之上。“经济病原体”第二是结构性的。一是要改变传统的政商关系。前有李登辉12年间的“黑金政治”,现有民进党当局行政权力加紧掌握所有企业的资金命脉、重点支助支持“台独”泛绿军企业和同盟军的行为,直接干扰许多企业的正常生产。二是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的产业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台湾得到高速发展的IT产业,目前的制造与代工优势正逐渐削弱,以电子行业为支撑的工业投资报酬率日益降低,无论是IT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面临又一次转型和升级的沉重压力。因此,台湾经济转型的成败成为决定台湾是否能够彻底摆脱经济衰退的关键。

  观察台湾经济的“政治病”和“经济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非是民进党当局执政以来才有的,问题是民进党当局的执政行为加剧了台湾经济的病况。民进党当局如果能够按照经济规律进行决策,则有利于台湾经济的转型和脱困;如果继续在“拼经济”的口号下“拼台独、拼政绩”,只能干扰经济转型,推迟台湾经济的复苏。(刘红)

    
  (来源:华夏经纬网)

编辑:芳翼

[责任编辑: system]

相关阅读: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