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IT

富士胶片:柯达倒下了,我们凭什么屹立不倒

2017年05月10日 09:54: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当整个行业被新技术颠覆后,其中的领军企业如何才能活下去?”日前,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富士胶片)全球总裁兼CEO古森重隆先生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回答了这个问题。

  古森重隆是为了其所著的《灵魂经营》一书中文版的发行来华的。“行业巨头柯达倒下了,我们凭什么屹立不倒?”《灵魂经营》的封面上鲜明的印着这行字。富士胶片在行业遭受灭顶之灾时奇迹般地转型成功,已成为商界的经典案例。而其的一系列跨界经营,深入与传统胶片业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健康医疗甚至化妆品领域,也一直为人们所好奇。富士胶片转型成功靠的是什么?对现下诸多面临新技术冲击、二次创业的中国企业而言,其经验又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2000年,受数码技术的冲击,整个胶片行业陷入被倾覆危机。古森重隆仍然清楚地记得2004年,富士胶片决定推出“旨在挽救衰落的富士胶片”的VISION75战略时自己的感受。“如果将富士胶片比作丰田公司的话,(当年我们面临胶片核心业务丧失的情况)就好像人们不再需要汽车,如果将(富士胶片)比作新日铁公司的话,那就是不再需要钢材。”他在书中写道。

  在胶片业“失去的年代”,富士胶片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的阵痛以及开拓新业务的探索。有人将富士胶片二次创业的一系列变革,形容为“左脚踩刹车,右脚踩油门”因为在胶片生产领域里大规模裁员,在新兴领域里大规模投资。

  几乎在同期,柯达也在励志图新,几经变革,但可惜的是,转型并不成功,2012年,一代巨头柯达宣布倒闭。而同为行业巨头,富士胶片却得以重生。古森重隆认为,虽然同样都在转型,但二者在对数码时代的判断上存在不同。柯达对自己在传统领域的优势更为自信,也更不愿意接受数码技术时代的到来。“在中国市场也是这样。

  柯达觉得传统的胶片可能还会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市场,没有想到在中国市场,数码时代来得那么快!”他说,“其他公司在与富士胶片面临同样问题时,也会采取同样的措施。但是富士胶片做得快、做得早,行动决断迅速;而柯达虽然也作出了决策,但是行动有些慢了,这便是区别。所以从经营者自身来讲,我觉得有两组关键词:quick decision——快速作出决策和quick understanding——快速掌握理解这个事实。”

  古森重隆说,富士胶片与柯达的第二个区别是未来战略不同。柯达提出,“我们一定要成为真正的数码企业”,富士胶片却觉得,如果未来单纯地做一家数码影像企业的话,不足以支持富士胶片公司大规模的发展。“为此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多元化经营,向医药产品进军、推出化妆品产品、做高性能材料等。”“如果固守数码技术,即使拓展出照相和图像类的数码项目,其销售额最多也就是数千亿日元的规模。而且数码化时代很难一枝独秀,随着价格竞争日益激烈,最终连盈利都无法保证。因此,只靠数码项目,根本无法维持数万亿日元的企业规模。”

  “第三,我觉得柯达经营上有些迷失了方向,不太明确应该朝着哪个方向来做。而富士胶片是下决心一定要完完全全彻底进行改革的,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来实行彻底的企业改造。”

  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尝试过跨界发展、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却不多。富士胶片选择健康医疗甚至化妆品行业,在当时无疑是冒着很大风险。

  古森重隆表示,进入新领域确实面临很多未知。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就要求经营者拥有一种能力。“比如并购一家企业,那么这个企业的价值在哪里,是否值得并购,这样一种判断能力是经营者必须要拥有的。”

  虽然已是78岁高龄,但是古森重隆先生思维敏捷,对新技术的发展有着独到见解。他说,富士胶片也在积极拥抱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疗诊断领域,拍X光图看病人的病灶在哪里,原来是医生用肉眼检查分析,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筛选。”“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大发展后,对传感器等产品的需求会增加。生产传感器会用到哪些材料,需要哪些元器件,我们有没有可以发挥长处的地方?”为了更好地研究新技术的变化及应用,富士胶片还专门设立了信息技术研究所及创新战略研究所。

  谈到在中国市场的定位,他表示,中国市场是富士胶片除日本、美国外的第三大市场,销售收入占富士胶片全球收入的12%~13%。“我们在中国市场有29个子公司,其中有10家制造企业,员工18000多名,我们还在继续扩大规模,增加人员,在中国市场一定要大力发展。”

[责任编辑:郭晓康]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