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支付日益成为可穿戴设备乃至智能硬件的基础功能,结合支付标记化等技术手段,各类移动智能支付产品层出不穷,迅速抢占市场。继刷刷手环、考拉手环等具有支付功能的可穿戴设备面世后,中国银联携手斯沃琪(Swatch Group)等日前发布一款具有近场非接支付功能的腕表,而就在第二天,阿里巴巴联合沃邦科技便发布智能支付手表PayWatch,一场以可穿戴设备为载体的智能支付大战一触即发。
银联移动支付再下一城
在发展了三年手机“闪付”后,银联开始进军可穿戴支付设备市场。日前,中国银联携手斯沃琪集团、交通银行及捷德公司合作发布一款非接触式支付腕表,将腕表变身为银行卡。
可穿戴式支付近年来开始火热起来,作为近距离支付,是在POS终端机的实体店面交易,泛指使用智慧型手表、健身追踪器或支付腕带等方式进行支付。不过目前市场上一些可穿戴式设备还未加载支付功能,仅有简单的运动、睡眠等基础功能。
据斯沃琪集团全球CEO海耶克介绍,此次发布的这款产品加载了银联闪付应用,芯片内置于表盘下,既是一款腕表也是一张交通银行的借记卡,可以通过非接方式实现消费、取现、电子现金充值等功能。
例如,在公共交通等小额快速支付和公共服务领域,物业社区、校园等集中使用领域以及便利店、超市等部分传统商户,只需在支持银联闪付的非接触式支付终端上挥动下手表,把手表贴在POS及其他具有银联闪付标识的机具上就可以成功完成支付。
事实上,在智能手表、手环大行其道的当下,银联在选择与传统手表斯沃琪集团合作之前,曾与苹果公司试图接洽,但没有成功。而苹果公司在去年推出的ApplePay虽然尚未引入中国,但始终备受瞩目,被视做终将引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代表。
国内市场可穿戴支付设备已经崭露头角,拉卡拉推出的考拉手环、阿里巴巴的PayWatch、凤凰云科技公司的刷刷手环等都有一定响亮的名号,很快可穿戴支付设备市场将掀起一场大混战。
智能支付竞争愈演愈烈
其实,中国银联发布的可穿戴设备采用的功能就是近场非接支付功能,主要加载了银联的闪付应用。闪付自2012年推出以来,基本在借记卡上普及,同时终端也在国内、海外迅速铺开,但闪付这几年的发展叫好不叫座。而微信支付、支付宝推广的迅速铺开,让传统渠道受到威胁。不过,闪付推广的模式也越来越开阔。
据了解,银联在斯沃琪最新推出的贝拉米腕表(SWATCH BELLAMY)将于2016年1月在交通银行和斯沃琪专卖店发售,售价580元人民币。未来这款腕表将可以在具有闪付终端的机具上使用,而现如今韩国、新加坡等地都已经开通了闪付功能。
不过,新推出的贝拉米腕表不支持互联网连接,并不会与苹果智能手表直接竞争。海耶克在今年3月与中国银联达成协议时称,他的公司计划在旗下多个品牌中缓慢整合“智能”功能,首先从NFC功能开始。再加上与交通银行的合作,斯沃琪能够自由使用中国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
而阿里巴巴推出的PayWatch主打离线支付,离线环境下调取支付码供商家扫码即可完成支付。另一款作为可以满足全场景支付的考拉手环,一方面可以支持公交、地铁的便利出行,另一方面可以绑定食堂饭卡、住宅门禁卡等电子卡,同时也植入了闪付功能。
此前,推行较早的可进行小额支付的手环为刷刷手环,与北京等地市政交通公司合作,在乘坐公共交通、地铁时可以完成支付功能。
可穿戴设备成支付新动向
随着电子商务逐步渗透生活,人们对便捷支付的要求日益增高,快速支付设备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在支付领域,效率的小幅提升也能引发行为的巨大改变。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比从钱包里拿出银行卡要快1秒的话,可能会改变付账的默认方式,那么直接用腕表刷刷比打开手机应用支付可能要再快一些。
相对此前的手机支付,可穿戴式设备支付减少了手机掏出动作、逐级打开软件、网络限制等麻烦,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付款方式。此外,可穿戴支付设备体形更小、生物特征更明显、更加适应特定场景应用,有望充当“移动支付”更适合的载体。
由于可穿戴支付设备可以进一步减少结算时间,因此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数据中心预估,科技厂商在今年出货4570万件可穿戴装置,到2019年全球可穿戴装置总出货量将达到1.261亿件。另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可穿戴装置上的支付交易量将达到5010亿美元,并以177%的复合年成长率增长。
而从国内各大机构在10月争相推出可穿戴支付设备不难看出,商家对这一广阔市场一直在摩拳擦掌、积极布局,争抢一席之地。
研究机构IHS预测,可穿戴设备到2019的销售额可能超过322亿美元,高于2014年的189亿美元,该预测包括了助听设备在内的可穿戴设备。
(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 程维妙)
[责任编辑: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