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IT  > 正文

2015年互联网理财预测:收益下行 P2P面临洗牌

2014-12-17 16:18 来源:新京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2004年,中国第一只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诞生。十年过去,银行理财获得了飞速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共发行理财产品87718只,累计募集理财资金49.4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5%和47.57%。

  变则通,银行理财十年之际,互联网宝宝系理财、P2P高收益理财方式,在给银行理财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让银行理财走上了转型之路。而P2P行业的野蛮生长,随着监管细则即将出台,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洗牌。

  预判 1

  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跌破5%

  央行降息的影响还在发酵,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又接踵而至。多重政策影响下,银行理财市场已悄然“降温”,不仅发行产品的数量明显减少,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降趋势也开始显现。

  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14上半年)》,2014年上半年理财产品(不含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平均的年化收益率为5.20%。而多家机构在降息的预期下,认为5%的加权收益率恐难守住。

  银率网分析认为,银行降息的目的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于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的影响是一致的,收益水平均将下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投资端收益的下行将传导至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也将进一步下行,预计将跌破5%。

  同时,优先股、国企改革、股市“走牛”等新的投资机会正纷至沓来,未来市场对资金的争夺必将更趋激烈。据银率网数据,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收益率,已从年初的5.76%下滑至11月中旬的5.07%。

  预判 2

  结构性理财产品将增长

  刚性兑付再迎大考。日前,银监会加急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力求打破“隐形担保”与“刚性兑付”,引导商业银行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与无期限错配的项目融资类理财产品。

  同时,新一轮政策以“去通道”为目标,引导理财资金直接对接实体经济,从而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华夏银行战略室负责人杨驰曾表示,鼓励直接投资的含义是理财资金可以对接实体经济的具体项目而不需像以前那样绕道信托、资管计划。这样的好处在于减少了融资环节,降低了通道费等融资费用,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且有利于厘清责任,明确风险的实际承担者,避免银行的刚性兑付,和以往出现的风险承担者不清的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新政对理财风险的强化,将倒逼投资者去审视其安全性,一旦银行理财产品失去收益保障,短期内会对投资者心理形成较大影响,或会加剧银行理财搬家现象。

  为挽留客户,结构性理财成为2014年的理财亮点。普益财富统计显示,多家股份行及城商行开始推出此类产品,且产品发行数量占比提升速度较快。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认为,2015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及参与银行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预判 3

  P2P监管细则有望明年出台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杨晓军今年8月初透露,今年年底或者2015年初将有P2P网贷监管细则规划出台。P2P行业的野蛮生长,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洗牌。

  网贷之家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我国新上线的网贷平台有105家。预计到今年底,网贷平台数量将达到1600家。数据同时显示,11月问题平台达39家,再创单月历史新高。

  今年初,国务院决定由银监会来监管P2P行业,对于P2P行业的监管细则,银监会也在多方调研和起草中。

  9月,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提出了对于P2P网贷行业监管的十大原则,提前勾勒出监管规则的底线和要求。包括:P2P监管要遵循P2P业务本质,项目要一一对应,不能建资金池;要落实实名制原则,投资人与融资人都要实名登记,资金流向要清楚,各国都对开户有非常高的原则要求,避免违反反洗钱法规等。

  11月底,王岩岫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思路进行吹风,针对风险防控首次明确“要防范违规的混业经营”。

  银监会对P2P监管思路日益明晰,具体监管细则呼之欲出,届时将引发目前P2P格局洗牌。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政策的变化,优质P2P将继续高歌猛进,而违规操作以及经营不善的P2P网贷会被淘汰。未来一到两年,P2P的市场格局会基本形成,中国的P2P网贷也会出现3-5家重量级平台。

[责任编辑: 赵燕]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