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门”、“拔头发门”、“死机门”……备受瞩目的iPhone 6/6 Plus自上市以来,“门”事件频频发生,近日,iPhone 6 Plus又被曝出“镜头门”
手机摄像头性能是消费者购买手机的重要参数之一。刚刚上市的iPhone 6 Plus就以其光学防抖功能备受业界瞩目。然而,近日在苹果的官方论坛上果粉曝料,iPhone 6 Plus光学防抖功能可能存在缺陷,导致在录制视频或是在拍照时候,会出现镜头波动切模糊的状况。硬件功能是手机厂商的重要卖点,但如果仅仅依靠炒作,很容易沦为宣传的噱头,也易失去消费者的支持。噱头营销不能解决企业的竞争问题,手机厂商只有加大技术研发,精耕内容服务,软硬件一体化发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iPhone 6 Plus卷入“镜头门”
“弯曲门”、“拔头发门”、“死机门”,备受瞩目的iPhone 6以及iPhone 6 Plus自上市以来,“门”事件频频发生,近日,iPhone 6 Plus又被曝出“镜头门”。
据央视新闻频道近日报道,有不少用户在苹果支持论坛上反映,他们的iPhone 6 Plus摄像头在取景时出现了无法聚焦,镜头画面出现自行波动且模糊的现象,从而导致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模糊不清。
无独有偶,另外一家知名科技博客网站BGR也披露了iPhone 6 Plus相同的缺陷问题,而且也放出了具有类似缺陷的视频。而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这种镜头画面出现波动且模糊的状况不仅出现在录制视频时,该机的在拍照的时候也同样无法幸免。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OIS光学防抖组件出现问题。
光学防抖,是iPhone 6 Plus的重要功能,也因为有了此功能,iPhone 6 Plus在低光下拍摄下,其成像的质量很好,甚至被业内人士号称为“目前最好的拍照手机”。所谓光学防抖,其原理是在相机抖动的时候让镜片反方向移动,抵消掉抖动时带来的画面晃动,让光线能够准确进入到传感器。
光学防抖对于暗光拍照,优势比较大,越来越多的手机也纷纷加入了光学防抖功能。国产手机vivo Xshot采用的光学防抖技术会以每秒4000次频率高精度侦测被摄物体的位置偏差并瞬时调整位置补偿镜片,从而在不降低画面质量的同时有效防止抖动,一般可使安全快门速度降到原来的2-4倍。另外,努比亚最新的X6也支持光学防抖。而在去年4月,HTC One就引入了光学防抖这一设计,展示了品牌对影像效果的追求。
手机硬件微创新为突围同质化
光学防抖作为目前比较新颖的摄像头功能,备受手机厂商的推崇。这也折射出手机创新对市场的重要性。
首先,手机创新能吸引消费者。目前,国产手机深陷“同质化”僵局。从产品设计上来说,现在的国产手机大同小异。苹果、三星等知名品牌的手机还未上市,就有不少“模仿者”出现。而在硬件方面,同质化的现象更为严重。手机厂商除了处理器的“核战”,力求速度越来越快,还在屏幕参数上做文章,越来越大的屏幕也成为了手机厂商竞争的焦点。但是这些充其量是微创新,尚无法在同质化产品中突围。而在软件方面,各款手机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定制的UI设计差别并不大,甚至连内置应用都几近相同。越来越一致的手机外观和功能,也倒逼厂商绞尽脑汁,在同质化的当下,杀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其次,手机的发展也越来越细分,部分手机在某些程度上不能满足一部分特定人人群的需求。这也使得手机厂商另辟蹊径,以个性化的功能来吸引用户。譬如,今年上半年,100+联合爱奇艺提出“加友合伙人计划”,推出了视频手机,主打视频影音,除了屏幕和音效,还增加了背部触控成为一大亮点;美图手机抓住时尚人群和年轻人爱自拍的特点推出了拍照美化手机等。据了解,刚发布的新款美图手机具有“镜头模糊检测”的新功能,该功能会自动检测镜头模糊,系统则会自动检测并提示用户需要擦拭镜头,美图公司欲借助该功能巩固自己在自拍手机市场领先的地位。
手机市场上同类竞争激烈,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这是手机厂商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避免噱头营销需夯实软硬件功能
随着手机的概念不断扩展,手机厂商不断深入各个领域,手机市场深入纵向发展。如果仅仅突出某一个特色,其他方面没有同步提升的话,恐难以打动消费者。
手机的发展最终要靠硬件性能取胜。就如苹果此番的“摄像门”事件,光学防抖功能的确能改善手机拍照效果,也迎合了用户对摄像头功能的需求。但如果硬件功能未能真正达标,频发的“门”事件恐怕给用户带来的反而是失望。长此以往,甚至会拉低品牌的影响力。市场竞争激烈,手机厂商目前过于强调配置,强调爆款,强调预订,盲目比性价比,反而忽略了真正做到夯实硬件功能,这并不利于手机品牌的长期发展。手机厂商需牢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有些口碑通过噱头营销是做不出来的。
除在硬件上发力外,手机厂商也要深耕“软实力”,构建软硬结合的强大生态系统。如小米从软件入手,通过人性化设计的MIUI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再引导用户过渡到具备性价比的手机产品。在此基础上,小米围绕手机、电视、可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等展开生态布局。小米手机在软硬件之路上的探寻也值得各手机厂商借鉴。
手机终端的发展最终要靠硬件性能、规模、价格甚至概念的结合。手机厂商只有在软硬件上夯实基础,进一步创新,才能走出差异化之路,才能做大规模,真正俘获消费者的芳心。记者 王晓映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