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IT  > 正文

乐视网亏本卖电视? 铺好终端刺激广告收入翻倍

2014-06-13 15:05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每台亏440元 乐视网缘何亏本卖电视   

   当乐视致新一季度继续亏损的财报摆在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的案头时,他想到的是继续加大对乐视致新的投入。一季度乐视网广告收入激增140%的数据表明,为搭建长期盈利的平台而付出亏损的代价是值得的,即便乐视致新全年的亏损可能超过3亿元。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乐视单台电视亏损440元左右,但这笔亏损乐视只需一则有效播放22天的广告就可以收回,乐视网整体生态系统的盈利已经可以弥补这种亏损。

  售价高于成本

  乐视网日前发布的新系列超级电视,40寸超级电视S40Air定价999元、50寸电视S50Air定价1999元,均创下同尺寸电视价格新低。贾跃亭曾表示,乐视超级电视售价高于成本,仅销售而言不会产生亏损。但在研发、营销及推广费用的压力下,负责乐视智能终端销售的乐视致新公司一季度亏损额度达到8800.29万元。

  乐视致新高级副总裁梁军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并不关注目前的盈利,而是注重“长期的盈利和生态系统的盈利”。从整体盈利来看,乐视网一季度盈利8571万元,其中广告收入暴涨140%至3.6亿元,为盈利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公开数据显示,乐视致新2013年营收为7.24亿元,亏损4734.08万元;2014年一季度营收4.74亿元,亏损8800.29万元。截至3月31日,乐视致新的资产总额10.85亿元,净资产2.93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乐视智能终端业务销售增速明显,一季度营收达到2013年全年的65%。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乐视TV超级电视以19%的市场份额排名网络智能电视销售第一,其中1月、2月、3月市场份额分别为14%、20%、23%,月增幅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乐视致新的亏损也出现大幅提升,其中单位亏损额度上升明显。2013年乐视超级电视销量约30万台,今年一季度销量约为20万台;按照上述数据,2013年单台电视带来的亏损额度约160元,到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值扩大到440元左右。

  乐视致新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也表示,超级电视本身的销售价格与硬件成本可以达到盈亏平衡;但是作为业务经营主体的乐视致新还会产生研发投入、员工薪酬、市场推广等各项费用的支出,所以截至目前,乐视致新净利润为负。

  以物流方面为例,目前乐视电视的物流体系的日处理能力为1.8万台,配送城市高达548个城市,并通过北京、上海、广州线下体验厅、乐迷会超级沙龙等线下巡回活动,运营费用可见一斑。

  刺激广告收入翻番

  不过正如梁军所言,乐视网不在乎乐视致新的亏损问题,乐视网整体生态系统的盈利更加重要。

  易观国际分析师庞亿明针对乐视超级电视运营模式分析,互联网电视都是希望通过后期内容、广告等途径进行盈利;智能终端带动流量的同时,背后的优质客户也更容易获得广告商的青睐。

  数据显示,乐视超级电视月均开机率为94.3%、日开机时长5.6个小时、乐视电视的接口和访问量双双过亿,乐视开机广告展示超过3000万次。一季报乐视网广告收入同比爆涨140%,达到3.6亿元。

  上述乐视致新负责人也表示:“乐视并不是要单独依靠终端产品来快速实现盈利,而是利用终端战略的顺利实施,构建起稳定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基于生态战略,实现用户付费、广告收入以及应用分成等综合的稳定盈利。”

  据庞亿明透露,乐视网当前一则广告价格约为每天20~30元,按照目前每台乐视电视所带来的440元亏损计算,乐视电视只需要22天的有效广告播放就可以收回成本。

  此外,长江证券分析师马先文认为,除去为长期发展和兑现奠定了核心基础,乐视电视预订购机的策略也改善了现金流。一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47亿元,同比增长65.44%。

  乐视网日前对乐视致新的增资则从侧面反映了公司对终端业务的重视。上周乐视网联合鑫乐资产管理合伙企业共同向乐视致新增资5亿元,该次增资属于战略性投入。

  上述乐视致新负责人表示:“智能终端产品是公司‘终端’战略的核心方面。公司拟通过本次增资,将进一步优化乐视致新的股权结构,利于乐视致新未来引进战略投资者及吸引优秀的人才,推动乐视致新战略规划的实施。”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