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际油价创下全年高达35%的惊人跌幅;2016年,在市场供需没有根本改变的背景下,国际油价仍然翻身无望。
减供无期
供大于求是公认的导致国际油价暴跌的根本原因,然而不幸的是,供应过剩还会贯穿2016年全年。因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俄罗斯和美国作为全球石油市场三大主要“供货商”,为保证自身市场占有率正僵持不下,谁也不愿先开“减产”口。
OPEC方面仍旧“死扛”不减产。在最近一次OPEC会议上,OPEC不顾市场再三期待,继续宣布将产量维持在纪录高位,这一决定公布后,布伦特原油价格迅速跌破了40美元/桶大关。而后期,市场认为,根据伊朗目前的去核化速度,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伊朗石油运输将获得解禁,一旦伊朗重返国际原油市场,OPEC石油输出还将“不减反增”。
俄罗斯方面更为“激进”,不仅从未将石油减产提到国家层面进行讨论,还用超记录的石油产将国际原油市场置于更为难的境地。俄罗斯能源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2015年12月日均原油产量为1082.5万桶,创出苏联解体以来高位。同时该国2015年年产量亦创出新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刘华芹表示,油气是俄罗斯关键的财政收入来源,在其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前,俄罗斯减产是无法指望的。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莫洛佐夫(KirillMolodtsov)更在莫斯科一次行业研讨会上明确表态:“俄罗斯企业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肯定会减产,那就是油价跌到零。”
至于美国方面,页岩气革命和取消石油出口禁令令其成为国际原油供应市场“新贵”。尽管美国石油出口产业链尚不成熟,可其40年“积攒”下来的巨大的石油储量却足以影响国际油价涨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美国商业原油总库存高达4.87亿桶,处于近80年来的最高水平。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表示,至少目前看不到这一基于国际原油市场份额争斗破冰的希望,毕竟市场份额决定市场话语权,有了话语权就能够决定市场价格。若此时其中一方主动减产,另外两方没有跟随,那么后者不仅会得益于前者减产后的原油价格上涨,市场份额也会同期扩大,而前者则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寄望需求
既然供给端矛盾难解,寄望需求端增长又是否可行呢?事实上,这的确是当前原油市场关注者的一种普遍期待。不过可惜的是,尽管需求端不存在供给端的博弈式矛盾,可却受客观经济增长制约,无法主观定夺。
经济增速影响石油需求,世界银行1月6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2016年将是风险之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2.9%,增速低于去年6月份预测的3.3%。其中主要经济体尤其是中国需求的下降,是关注国际原油市场人士最大的担心。
国际能源机构(IEA)已将2016年的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量从今年的180万桶下降至120万桶。OPEC也预计,2016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量将降至125万桶。
在供给和需求之外,美联储加息、中东地缘冲突也会给国际油价带来影响,但宋智晨表示,影响多停留在“震荡”的层面,根本性的扭转还是需要供需面的改变。
比如最近沙特与伊朗关系紧张,国际油价一度回升,市场曾就此判断这或许对国际油价是利好因素。不过宋智晨分析认为,所谓的回升其实更像是“震荡”的一部分,主要产油区域地缘政治的紧张会令国际原油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引发国际原油市场震动,只是这种影响是短期的,2016年全球油价走势定夺权最终还要回归供给面。就当前判断,供大于求局面将贯穿2016年。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