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 正文

2014年世界经济将加快增长 欧洲经济明显回暖

2014-01-21 09:0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图为15日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在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总部出席新闻发布会。他说,目前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信心正在慢慢恢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多国面临的巨额财政赤字问题。他预计,未来5至10年世界经济将缓慢增长,增速不会恢复到经济危机前水平。记者 王思维 摄

  2014年,在发达国家私人消费加速回暖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将加快增长。随着世界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加强,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美国和英国,但在欧元区和日本继续维持。全球经济的 最 大 风 险 在 于 美 国 退 出“量宽”政策,因为这将加大全球金融动荡,较大地冲击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和金融资产价值。不过,经济加快增长,将减轻发达国家的财政整固压力,并冲抵量宽退出的冲击。

  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强于2013年

  在2012-2013年的低迷后,世界经济2014年回暖力度将加大,主要动力来自发达经济体,而新兴经济体仍将在低位震荡。基于全球主要机构的最新报告,本文得出上述结论。这些机构包括主要国际组织、主要国家的政府、著名投行、学术机构等。这些机构同时发布的G D P增速和具体的理由等内容,对评估明年的经济趋势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世界经济将加快增长。按全球主流机构的预计,2014年全球G D P将增长3.6%,比2013年快0.7个百分点。此外,世界G D P实际增速将超过潜在G D P增速,这同2012-2013年的情况相反。

  经济回暖的动力主要来自消费,投资难以显著改善,以最终消费品为主力的国际贸易加快回暖。私人消费加快回暖,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消费将增长2 .5%,比2013年快0 .5个百分点,超过2011-2013年年均2%-2.1%的低迷状态。消费增长的主力来自家庭部门:家庭消费加快增长0.8个百分点至2.9%,而政府消费放缓增长0.2个百分点至1.3%。

  投资温和回暖。资本总形成2014将增长3 .4%,比2013年快0 .2个百分点,较2011-2013年的3.1%-3.2%仅略有 改 善 。 其 中 , 固 定 资 本 形 成 增 长4.7%,比2013年加快1.3个百分点;调减存货的步伐明显放缓。

  全球贸易继续温和复苏,但步伐略有加 快 。 出 口 将 增 长5%, 进 口 将 增 长4.9%,比2013年略有加快。

  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强于新兴经济体

  同2013年相比,2014年发达国家G D P增长加快0 .8个百分点至2%,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经济体加快0 .6个百分点至5.1%。在发达国家中,仅日本略有放缓。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仅巴西放缓。

  美国经济增长大步加快

  预计2014年G D P增长2 .6%,比2013年快1个百分点。其中,私人消费加快0.5个百分点至2.4%;私人投资加快2.3个百分点至5%,几近翻番。市场主流预计美国2014年的G D P增速分布在2 .3%至3%之间,均高于2013年的数值。

  支撑美国经济加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劳动力市场继续复苏,加上资产价格上涨和债务杠杆率下降。第二,银行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改善,对私人企业的信贷条件将趋于宽松,加上企业自身充足的现金流,推动企业投资继续增加。第三,往昔的减税到期,以及财政支出的削减,将使财政预算状况得到改善,财政收紧额/G D P从2013年的2 .5%缩窄至0.75%,推动G D P增速升1个百分点。第四,货币政策仍支持增长。随着实体经济内生向上动力的大大增强,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开始退出,且退出力度逐步加大,但常规宽松政策不会改变。

  欧洲经济明显回暖

  欧元区G D P增速将从2013年的-0 .3%跃升1 .2个百分点至2014年的0.9%。其中,私人消费从-0.6%升1.1个百分点至0.5%,政府消费从0.1%升至0.2%,固定资本总形成从-3.6%升近5个百分点至1 .3%。对2014欧元区G D P增速的预计主要集中在0 .6%至1.4%之间,均超过2013的数值。

  支持欧元区经济回暖的主要理由如下。第一,金融市场继续改善,带动资产价格上涨,相应的财富增长效应使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企业信心均趋于稳定,推动投资大幅跃升,私人消费继续回暖。第二,美国、日本和中国的进口需求继续回暖,拉动欧元区的出口加快增长。第三,财政减赤步伐大大放缓,减赤规模/G D P缩减0.5个百分点至0.5%。第四,货币政策空间较为宽松。10月,通胀率仅为0.7%,远低于2%的政策目标。自11月降低政策利率以来,欧央行认为,如果复苏信号衰减或通缩压力增大,可能会考虑进一步的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如果需要,欧央行仍可要求银行继续充实资本金或者重组,以及进一步加强银行业联盟建设。第五,继续推进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结构改革,为经济与就业的增长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引起相关市场主体进一步去杠杆化,信贷依然从紧,以及高失业和大量过剩产能缓慢改善,将拖累经济复苏强度。

  分国别看,德、英、法经济继续快速回暖,主权重债国家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其中,德国G D P增速从0.5%跃升至1.7%。低利率、实际工资上涨和高就业 , 推 动 私 人 消 费 增 速 从1 %升 至1.4%;低利率和欧元区信心回升,促进投资稳定上升;美国、日本、中国等增长加快,推动德国出口加速增长,但设备投资推动进口强劲增长,致使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回落。杠杆率的降低,将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放贷的信心。简化国内企业的创业程序,放松对专业服务的监管,放宽对女性从业的限制,进一步开放高等教育,将增强国内经济的动力。

  法 国GDP增 速 从0 .1 %升 至0.8%。其中,外部需求加速回暖,国内改革增强了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共同推动出口加快增长;低通胀同高失业和增税相互冲抵,致家庭消费温和增长,增速从0.2%升至0.5%;财政整顿放缓,银行放款条件放宽,推动企业信心逐步改善,但企业盈利前景未明显改善,私人投资只是略微加快。结构改革对就业和竞争力的促进效应虽加快显现,但仍需在广泛的范围内继续推进。

  英 国GDP增 速 从1 .4 %升 至2 .2%。通胀低迷,消费者信心继续上升,推动家庭消费稳步增长,增速从1.7%升至1.9%。企业信心上升,信贷供应持续改善,助力私人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回升。在这个过程中,家庭部门和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改善。国内外需求增长双双加快,使进口和出口规模同时上升。英格兰央行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持续复苏;银行部门加快增资步伐,有助于金融稳定。经济增长加快将降低财政赤字率,但仍需坚持财政整顿计划,以增强中长期内财政的可持续性。应优先消除相关障碍,促进住房供给,有助于抑制房产价格过快上涨。

  意大利G D P增速从-1 .7%跃升至0.5%。家庭消费增速从-2.5%升至0。单一监管机制推动银行继续调整资产负债表,加上金融市场继续稳固,促使银行逐步放松信贷条件,有利于企业投资回暖。外部需求尤其欧盟以外需求加快回升,将带动出口增速从0.1%升至3.6%,并进一步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增加企业设备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5 .2%跃升至2.7%。内部需求回升,使进口快速反弹,增速从-3.6%回升至3.6%。由于公债率过高,财政紧缩仍将持续。不过,内部需求向好,首先表现为提高现有雇员劳动时间,而非增加就业,因此高失业率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

  西 班 牙 经 济 增 速 从- 1 .3 %升 至0.5%。衰退即将结束的信号越来越多。外部市场回暖,结构改革增加了出口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继续高位增长,拉动固定资本总形成从-6.6%升至-1.5%,但建筑业投资可能继续大幅收缩。劳动力市场改善,带动家庭消费增速从-2 .7%升至0。财政整顿略有放缓,但信贷依然从紧,将拖累复苏步伐。为巩固市场信心,政府应继续坚持财政整顿和结构改革,包括同雇主一起增加各种培训,提升劳动力技能,促进劳动力跨部门流动。银行部门重组和增资取得明显进展,但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致不良贷款增加;欧央行力推的下一轮压力测试即将开始,迫使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的利率。

  葡萄牙经济将转暖,G D P增速从-1.9%升至0.1%。这主要是因为外部环境继续提升,国内需求开始恢复。劳动市场积极改进,失业率持续缓慢下降,有助于国内需求的恢复。财政整顿取得成功,带动私人部门恢复信心。为提高潜在产出,政府应继续推进结构改革,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改善司法体系,重组国有企业。因为企业不良贷款仍在增加,银行将继 续 去 杠 杆 化 。 欧 洲 金 融 稳 定 机 制(EFSM )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救助款延期,大大降低财政融资压力。

  希腊经济增速有望转正。这主要是外需改善和国内投资增加所致。私人可支配收入低迷使私人消费难以明显改善,但产品市场等领域的结构改革和旅游业复苏,带动投资和出口回升。高债务压力之下,财政整顿仅略微放缓。银行资产负债表有待继续调整,税收改革仍需推进。

  日本经济小幅回落

  日本G D P增速将从1 .9%放缓至1.7%。这主要是因为财政整顿将加强。为降低结构性财政赤字,日本将提升消费税至8%(2014年)和10%(2015年),并减少财政刺激和重建支出,这势必压制G D P增长势头,但会提振市场对中长期公共债务的信心。

  为冲抵该放缓效应,日本拟另推“一揽子刺激”举措,有力托举经济增速。此外,日本将维持“定性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直至通胀率升至2%。外需将继续走强,因为美国、欧洲和中国市场回暖,且日元继续处于低位。

  新兴经济体温和回暖

  预计新兴经济体的低失业率将使消费保持坚挺;货币政策仍然宽松,继续助推国内投资;受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趋强的拉动,出口上升。但是,国际资本流入放缓甚至净流出,对国内增长形成负面冲击。

  中国继续推进增长方式转型,增速将维持在7.5%左右。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增长都将加快,但前者仍低于后者。对经济放缓增长的担忧,促使财政支出略有增加。受外部需求加快复苏的带动,出口增长提速。结构改革将继续推进,包括金融自由化、劳动力流动和营改增等。

  印度经济增长从3.8%加快至5%。主要原因有二:卢比贬值和外需增强推动出口增长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将加快。不利因素在于供给不足和卢比贬值导致通胀高企。高通胀一方面迫使货币政策从紧和财政减支,而这却将限制供给的改善,另一方面又要求财政增加价格补贴,最终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陷于一定程度的两难尴尬之中。政府或将进行如下平衡:在不得不支出的财政补贴中,减少能源补贴,增加价格补贴;改善基础设施;改革劳动市场,提高潜在产出。

  俄 罗 斯G D P增 长 从1 .5 %升 至2.3%。这主要是受基础设施、能源和矿业投资增加以及出口上升等的影响;低失业推动工资进而私人消费稳定增长。为提高潜在产出,政府有必要优先改善投资氛围,包括降低油气市场准入障碍,提高劳动技能,加大创新支持力度。

  在拉美,资本市场动荡可能仅仅是短期现象;汇率贬值刺激出口的效应可能被金融从紧效应抵消。在巴西,尽管本币贬值刺激出口,消费回升,但受通胀高企的影 响 ,G D P增 长 将 从2 .5 %放 缓 至2 .2%。通胀高企迫使央行提高政策利率,阻碍投资增长。外汇市场波动增大,也将降低市场信心。

  南 非GDP增 速 从2 .1 %升 至2.9%。高失业导致市场信心低迷,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不振,但世界贸易复苏势头增强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兰特趋弱,流入矿业的外资增加,带动矿产出口增长加快。

  沙 特GDP增 速 从4 .1 %升 至4.6%。这主要是因为油价回升促使石油生产温和增加,而且国内财政支出依然保持高位。

  世界经济的主要风险与可能应对

  第一,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 E )政策,致使全球流动性收紧,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因此加大波动、资产质量降低和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很可能执行Q E政策的“相机退出”———摸着石头过河,边退边看:逐步减少债券购买规模,使长期债券收益率温和而非快速上升,确保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尽量低。

  第二,围绕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政治争端,将冲击世界经济的稳定性。其一,如果国债上限不能上调,将迫使美国联邦政府调整支出结构,压缩其他开支(包括消费支出),以支付利息。这势必加大美国财政整顿力度。其二,恶化金融市场信心,引发金融动荡,包括全球股价大幅下跌。O E C D《经济展望》的实证模拟显示,上述现象将导致全球G D P增速放缓1.3至2.3个百分点,全球贸易增速放缓3至5.2个百分点。

  第三,欧元区的风险包括银行资产负债表仍不健全,部分重债国家必要的财政减赤意愿过弱。这可能引起金融市场动荡。欧元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危机应对能力。由于经济有限回暖、通胀压力增大且面临美国退出Q E的冲击,欧央行将维持现有低利率政策甚至继续加大宽松力度;主权重债国家应着力改善财政调整的质量,包括扩大税基,并辅以积极的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改革。

  第四,日本的风险包括私人消费后续乏力和国债中长期内难以持续。由于工资未能与物价协同上涨,家庭消费信心弱化,私人消费后续乏力。公债率超过230%,降低了市场对日本政府的信心。为此,政府需制定详细可靠的中长期战略,推动结构改革促进增长。此外,日本将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为增长提供必要动力。

  第五,受周期性特征和结构问题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难以显著改观。最显著的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带动大宗商品量价回落。部分新兴经济体通胀高企,限制了货币政策的空间。鉴此,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主推结构改革。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责任编辑: 杨丽]

相关阅读: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