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 正文

受日元贬值影响 中日贸易再受拖累

2014-01-15 10:42 来源:国际商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除政治因素外,日本对华出口量下滑还受日元贬值的影响。2013年内,日元呈现大幅贬值的走势,对人民币汇率年跌幅达20.91%,对美元年跌幅达22%。今年4月后,日本国内消费税将从5%提高到8%,民众不满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美国也将对其施压,日本政府真正“难熬”时刻或将到来。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为31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5.1%。其中日本对华出口162.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8.7%;中国对日出口150.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0.9%。

  与此同时,在日本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2013年全年日元大幅贬值。业内人士认为,中日贸易下滑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而2014年日元继续贬值恐遭遇重重阻力。

  政“冷”经也“冷”

  2012年中日贸易总额出现了3.9%的下滑,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看来,当时的情况有所不同。“2012年中日贸易下滑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是次要的。因为在当年9月“钓鱼岛风波”发生前,中日贸易额已出现明显的负增长,之后的3个月只是加剧了这种情况。”张季风说。

  如果单纯考虑经济因素,中日贸易在2013年应有所反弹。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扣除汇率因素实现了7.6%的增长,较2012年提高了1.4%。日本同期的经济增长和总体对外贸易情况也都好于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总体好转。“在这样的背景下单单中日经贸出现下滑,显然是两国政治关系恶化的结果,政‘冷’经‘热’的时代已经过去。”张季风表示。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先海对此也表示认同,“从日本经济增长来看,其货币贬值政策已起到预期效果,但对华出口反而下滑,说明政治因素起主导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徐长文补充说,受中日关系恶化影响,日本对华投资大幅减少,这也是对华商品出口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外,随着中国产业链的发展,在华日企更多地进行当地采购,利用本地原料、半成品进行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从日本的进口。

  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傅钧文看来,中日贸易总额的下滑主要由我国需求不足造成。“如果国内的增长动力很强,对日本产品的需求会比较旺盛。”傅钧文说。此外,以前许多在华日企从母国进口中间产品到中国组装,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后,这些日资企业或外迁至其他国家,或缩小生产规模,这些都会造成日本对华出口量的下降。

  2014,日元还会贬值吗?

  除政治因素外,日本对华出口量下滑还受日元贬值的影响。“事实上,日本对华出口量的降幅远低于出口额的降幅。”张季风指出。

  2013年,日元呈现大幅贬值走势,对人民币年跌幅达20.91%,对美元年跌幅达22%。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第1期日元对美元的折算率为1日元兑0.00957美元(即1美元兑104.5日元)。

  业内人士认为,日元贬值是该国财政政策的必然结果。“‘安倍经济学’虽然不承认干预外汇,但其大行宽松政策,无限量购买资产,间接影响了日元币值。”傅钧文称。

  张季风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2014年日元汇率可能趋于稳定。“从以往经验来看,如果日元继续贬值,到了1美元兑110日元的水平,美国就会对其施加压力。同时,日元贬值对日本国内的负面作用已经显现:进口企业受到打压;进口能源所需成本大幅增加;居民难以承受物价继续上涨。”

  徐长文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就目前情况来看,日元如果不继续贬值,日本经济增长必将难以维持。因此,尽管包括中、韩在内的国家对日元贬值意见很大,日本也只能“硬撑下去”。但到4月后,日本国内消费税将从5%提高到8%,民众不满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美国也开始对其施压,才是本届日本政府真正难熬时刻。

  虽然不能准确预计日元停止贬值的具体时间,但黄先海确定,“2014年日元不能一直这么跌下去,日元贬值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如果受到严重贸易逆差影响,其他国家或国际贸易组织不会袖手旁观。”

  傅钧文则认为,目前还没有看到日元贬值“停步”的迹象。“日本已经尝到了宽松政策的甜头,促进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增长。虽然长期来看靠货币贬值改善财政状况远远不够,但保持经济增长率毕竟有助于短期内缓解严峻的财政压力。”傅钧文说。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