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 正文

拉美频挥贸易救济大棒 中国不应止于“见招拆招”

2013-03-21 10: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拉美频挥贸易救济大棒 中国不应止于“见招拆招”

  中新社记者 石岩

  就在新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赴非洲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前夕,以金砖国家之一巴西为代表的拉美诸国对华贸易救济措施却呈持续增多态势,这一势头值得高度关注。

  中国商务部网站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进入3月份以来,包括阿根廷、墨西哥在内的拉美多国发生了至少6起涉华贸易救济事件,涉及产品包括合成纤维、铅笔、铝挤压件、玻璃杯等。

  “拉美诸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增多势头其实从去年已经开始”,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拉美经济研究室主任吴国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其中多以中国出口的低附加值制成品为目标”。

  究其原因,除了中国与拉美多国发展阶段及贸易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之外,该地区一些国家近期经济形势不彰亦是刺激贸易救济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体而言,以对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较多的巴西与阿根廷为例,两国去年经济增速分别仅为0.9%、1.9%,低于拉美地区平均水平,这成为刺激两国高频使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温床。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拉美国家的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化工、纺织和轻工类等物美价廉的制成品,这对拉美国家的制造业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出于稳定就业和保护国内产业的双重考虑,这些国家难免“护己心切”。

  “在对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拉美国家中,巴西和阿根廷最为积极。而身处北美自贸区的墨西哥稍好一些。”吴国平介绍说。

  吴国平称,巴西本身便是拉美不甚开放的国家之一。他援引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公布的一项开放指数称,该地区一般的开放指数为40%-50%,其中高者有智利(79%),巴西仅为20%,这可以部分解释后者对外常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原因。

  有鉴于此,中国在与该地区加强沟通互动的同时,必须做出相应调整,而不应满足于对于具体案件的“见招拆招”。具体而言,中国应首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增加出口该地区产品的附加值。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双方国情,寻求产业链内部的适当调整以实现产业链的最大优化。(完)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