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28日晚,台湾讲述眷村故事的经典舞话剧《宝岛一村》在厦门上演。尽管该剧已经在大陆上演超过160场,也不是第一次来厦门演出,但这一次在寒冬的夜里,它依然给鹭岛观众带来温暖。
出人意料的眷村包子
连续两天夜里11点左右,导报记者微信朋友圈中,一张印有“宝岛一村99号”门牌字样的纸袋照片反复出现。这是观看《宝岛一村》话剧演出后的观众,从剧场领包子所用的纸袋。“温暖”一词,成了朋友圈评论主流。眷村,作为两岸历史产物,有太多辛酸、太多泪水,现如今却以一个漂亮的转身,温暖人心。
一位公务员评论说,冬季深夜结束的演出多了,但吃到热腾腾的包子,真的是生平头一遭。而媒体工作者凤子形容,吃着热热的包子,想着吵吵的宝岛一村,眼前虽都是家长里短,但满满的温暖直入心底。有人戏称,《宝岛一村》剧组,留给了厦门影剧界一个温暖的范本。由此,厦门观众记住了台湾眷村那不灭的人情味。
而说起自己的感受,长期接触台湾新闻的凤子深有感触。60年的时间维度,三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穿梭两岸。而80后的凤子,看剧过程,一直处于既兴奋又淡定、既微笑又含泪的状态,静静感受赖声川、王伟忠这两位台湾大师营造的笑中带泪的悲喜剧。
凤子说,那个年代,没有经历过的人们,用任何语言形容都显得单薄。“一拐弯,不见了家人;一上船,就是一辈子”。由于跑新闻的关系,凤子听过太多两岸悲欢离合的故事,但当将近三个小时的人生故事,就这样扑面而来时,她却是那么手足无措。
有故事的城市最珍贵
而对住在杏林的林小姐来说,赴台无数次,除了着迷宝岛风景,更着迷宝岛蕴藏的无数小故事。而眷村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林小姐曾在剧中发生地——嘉义短暂停留,也向当地友人提出要到眷村一游,但很遗憾被告知,“我们知道的都拆光了”。不过,其每个上年纪的友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眷村故事。有的故事,小得就如同赵家修马桶,虽然过去很久了,气味却仿佛仍萦绕四周,即便闻来不佳,讲述者也是自得其乐。
林小姐说,这样一点一滴的小故事,构成了嘉义的集体回忆。和大多数的台湾城市一样,这里没有繁华的摩天大楼,没有捷运,没有八车道高速路,但却是一个有故事有记忆的城市。“个体回忆很珍贵,也无法被复制。”林小姐感慨,现在很多人关于城市的回忆,因快速发展而消失了。也许谁也无法阻止这样的进程,但若能也用如《宝岛一村》这样妥帖的方式,用集体演绎的模式,留下属于厦门自己的温暖故事,一定很美好。 (海峡导报记者 张燕娟)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