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曾先生经常到厦门出差,他到厦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好朋友陈小姐会面,互相交换帮对方网购的商品。在曾先生与陈小姐背后的,其实是一支庞大的网购亲友团,他们迫切需求的是两岸电子商务的零距离对接,从而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目前两岸讯息仍不对称的情况下,作为拥有海西先行先试优势的福建,可以思考建设一条与台湾电子商务先行对接、进而辐射整个大陆地区的通路。
两岸特产互通有无
导报记者了解到,曾先生从台北带过来的,有时是“美丽日记”面膜、“宠爱之名”化妆品,有时是金门高粱酒、台湾烟,还有时是防蚊虫的“小不叮”、缓解胃病的金十字胃药等;从厦门带回去的,有时是整箱的广东黄飞鸿花生、四川的灯影牛肉,有时是藏红花、保健茶,以及茶树菇、干贝、梅菜等特产。
所以每个月,曾先生都会在QQ上与陈小姐交换讯息:“我10日过去,你需要带什么?”“我需要你帮我网购某地产的某商品。”他们会互相向对方推荐当地的特产,比如台湾的化妆品、保健药品,比如闽西八大干……
因为经常发布台湾货讯息,并能弄到货真价实的台湾商品,陈小姐在朋友圈里攒了不少“好人缘”。
“像厦门的漆线雕、宁德的瓷器、安溪的茶叶等,都是很有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向台湾行销的产品。”厦门网络零售协会秘书长邱靖告诉导报记者,虽然目前两岸电子商务的渠道还未全面铺开,但线下经常会有许多行销交流的展会,消费者趋之若鹜,一旦两岸电子商务 “打通关节”实现零距离销售,对于两岸网购业者与用户,都将是一个福音。
他还表示,台湾在电子商务运营上有一些先进的经验,但大陆在整体发展速度、统筹方面比台湾做得好。
跨海网购物流成本高
目前,两岸电商的发展有没有交集?
据导报记者了解,在中国大陆最大的零售电商网站淘宝上,就有专门的台湾馆,台湾的服装、零食都有在线销售,甚至还有专门的代购服务。
一些提前布局大陆市场的台湾业者已经尝到甜头,像台湾知名电商PG美人网,2003年创业之初,每月营业额最多50万元(新台币,下同),在进入大陆市场后,月营业额达1200万至2500万元。目前,台湾蓝新科技、网劲科技分别与大陆京东商城、蘑菇街等大型网购平台合作,以期占领大陆市场。
这种将整个营销环节都“搬迁”到大陆的做法,是破除目前两岸物流、金流“魔咒”的一大办法,但对于许多台湾中小电商来说,还没有这样雄厚的财力、人力基础来实现跨海运作。
在大陆方面,淘宝台湾注册用户已经突破50万,但物流和金流问题同样带来诸多不便。比如许多淘宝店在标注运费时,都会特别注明“港澳台用户另计”。以目前两岸物流业的状况来看,网购消费者的运费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有时运费甚至比商品本身更贵,这也使得许多台湾宅男宅女对跨海网购望而却步。
邱靖表示,目前福建省内也初步建成一些针对两岸电子商务设立的交易平台,但在营销、配套上有待加强。
三大关节打通两岸电商
那么,要打通两岸电子商务的流通环节,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对此,某台湾财经类媒体指出,要打通两岸电商间的屏障,须处理三大关键问题:首先透过两岸经济合作协商机制,放宽台湾电子商务网站在大陆的行销渠道;第二,强化两岸电子商务的金流支付及物流报关等机制,增加电子商务的便利性;第三,建立两岸虚拟交易的消费者保护机制,处理交易纠纷,防治诈骗。
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2012年,台湾电子商务年产值近2000亿元。另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陆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8.1万亿元。两相对比,是个巨大的悬殊,这也引发台湾电商业者利用“台湾制造”品牌来大陆分一杯羹的遐想。
但依照两岸经济层面交流交往的惯例,往往是先开一个口,用试点城市来进行测试,最后才逐步向全国推广。于是,福建厦门进入两岸电商业者的视线。
打造两岸电商物流中转地
“可以由协会牵头,在厦门建立仓储基地,所有台湾商品通过厦门的物流平台向大陆地区辐射,反之亦然。”台湾中小企业协会工作人员向导报记者建议,将台湾中小型电商集结在一起,藉厦台两地便宜、便捷的海运通道,建立一个两岸电商连接的通道。
也就是说,两岸网购可以实现在大陆向台湾下单(或者台湾向大陆下单),再借由厦门建立的中转平台,进行发货、货币兑换的动作。
而这只是初步联结,若继续深化,可以通过之前试运营的成功经验和积累的互信,在闽台或者厦台两地,通过先行先试的政策商定相关细则,打通物流及金流链,实现两地电子商务的无缝对接。
邱靖透露,此前厦门网络零售协会多次与台湾方面交流并举办论坛听取电商业者的建议,目前,两地金融支付体系和物流平台都在积极探索中。“甚至,台湾的特色旅游产品,也可以透过电子商务向大陆推广。”邱靖表示,只要解决了金流、物流、行销推广的问题,两岸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海峡导报记者 林靖东)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