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恒天然大中华区换帅难挽困局
因肉毒杆菌事件业绩一再受挫的恒天然,除了自降身价外,更希望通过管理层的调整挽救在华业绩。上周刚刚任命新的全球运营董事总经理后,昨日恒天然又宣布了两项高管任命,其中,魏柯文的大中华区总裁位置将由尤汉·普里姆接替。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中国受挫后,恒天然欲以新帅在中国市场树立新形象,但对于整体业务来说,并不会有实际促进。
将于8月1日走马上任的尤汉·普里姆在加入恒天然之前,是皇家菲仕兰食品公司管理董事会的成员,曾在不同时期负责过欧洲、亚洲、中东和西非的消费品牌业务,以及企业市场营销业务,目前供职于恒天然总裁办公室。而现任大中华区总裁魏柯文将出任恒天然全球原料业务董事总经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恒天然大中华区换帅是为了激活中国这个至关重要的市场。魏柯文两年前履职时就曾表示,恒天然全球营收下滑,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中国成为其最大出口市场,恒天然不得不加快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步伐。与此同时,魏柯文还针对中国市场为恒天然的角色提出了重新定义,恒天然不只是要做原料的供应商,还要在华建立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即把奶源和深加工联系在一起,从饲料、养殖到原奶销售形成一个体系,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并将在2020年前在华建设5-6个牧场群,共计30家牧场。
但这一切却被去年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打乱,恒天然为此付出了高额赔偿及损失。根据恒天然公布的2013财年年报,公司召回货品价值逾7000万元,2013财年销售收入为186亿新西兰元,比上一年度下降6%。
“对于恒天然来说,损失的不仅仅是收入,更多的是企业信誉。”在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看来,恒天然目前急需抛弃以前的品牌形象和品牌理念来重塑在华形象。他认为,此次大中华区的换帅,也是集团比较果断的决策,有利于刺激中层管理层的积极性和业绩的提升,“但并不是换帅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看新帅上任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朱丹蓬补充说,现在恒天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公信力下降、品牌受损,应该尽快完成产品质量体系、奶源追溯体系的升级和重塑,“但预计短时间内不能扭转恒天然在华的低迷业绩,最起码还得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乳业专家宋亮则指出,新官上任对于恒天然在华业务来说并不会有促进作用。“恒天然更多的还是原料的供应商,因此中国市场仍依赖于新西兰总部的管理。至于新任总裁能否在全产业链上的打造上有所贡献,则要看他的能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从大中华区总裁离任后,魏柯文将出任全球原料业务董事总经理,这是恒天然管理层新设立的职位,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必根思表示:“今年我们的业务重点之一是,在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为核心、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优化我们全球原料和运营成本,以便更好地管理价格波动,带动价值增长。”
宋亮认为,设立新职可以更好地管理全球原料的产生供应和调配,从源头上加强产品的监管和管控,“如此看来,恒天然仍然在强化原料生产供应商的地位,我也认为恒天然更适合做原料供应商,而不是拉长战线,做全产业链的生产商”。(齐琳 阿茹汗 赵秀静)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