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食品  > 正文

专家解读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

2014-01-21 08:4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大米镉超标,农夫山泉被指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胶原蛋白有效性和安全性受质疑,地沟油变身食品原料,纸塑包装疑似迁移出塑化剂……在过去的一年里,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热点之一,给公众带来的担忧和疑虑仍未散去。日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京召开的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12位国内权威专家对相关事件进行科学分析,逐一解读。

  此次会议解读的12个国内食品安全热点,是食品安全专家从合作媒体申报的近30个事件中筛选出来的。“12个热点中,只有美素奶粉掺假、羊肉掺假、大米镉超标、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真正属于食品安全事件。其他的许多现象被误读为食品安全事件,与报道者和公众不熟悉食品安全标准,不分析量效关系有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说。

  可以看到,原料污染与恶意造假是2013年的主题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3年中所发生的36个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较真实地聚焦了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和焦虑。

  通过对2011-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梳理显示,对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从2011年聚焦于方便食品和非法添加,到2012年关注标准与过程控制,而2013年的舆情则聚集于原料污染与恶意造假。孟素荷表示,从“非法添加”到“过程控制”,再到“原料安全”,2011-2013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重心的转移,不仅显示了各方逐渐形成的“由危机应对到风险预防”的认知过程,也显示了向产业链前端延伸的溯源轨迹。同时显示出舆情的关注点总体上与中国食品安全的着力点相衔接,并与2013年中央对“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源头”的判断相吻合。

  方便食品、标准、原料污染与过程控制及乳品是四大关注热点。孟素荷指出,“2011-2013年36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分布是突发的、散点的,涉及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其中四个重点领域受关注较多:一是以传统食品工业化为特征的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占28%;二是对标准的争论与质疑占17%;三是涉及原料污染与过程控制的事件占到11%;此外,乳制品行业始终受到高度关注,亦占11%。

  会上专家还分析了国外食品安全事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突破国界,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广泛存在,不仅损害人类健康,更有损行业和国家的形象。由此,强化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不仅需要政府加强法制化监督管理,企业加强诚信意识,科技界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基础科学研究,更需要媒体传递科学的信息。正视食品安全带给人类的挑战,需要政府、产业、科技、媒体各方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 王伟]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