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食品  > 正文

毒生姜追问:内销食品低标准为害到几时?

2013-05-08 09:00 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山东潍坊是闻名遐迩的世界风筝之都,不过潍坊最近有一样东西的风头盖过了风筝,这就是毒生姜。

  这两天,各种媒体都报道了山东潍坊一些姜农滥用神农丹的情况。专家介绍说,神农丹的主要成分是名为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涕灭威很容易被植物吸收,用在生姜中,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并污染地下水。

  神农丹有如此剧毒,它的包装上都印有“严禁用于蔬菜、瓜果”的大字,背面有骷髅标志和红色“剧毒”字样。姜农的文化再低,也还是看得懂这些文字和图案,因此,他们自己就不敢吃施用过神农丹的生姜,但为了防止虫害,他们还是要给生姜“放毒”。

  于是有网友跟帖说:谁要是还用“老实”“忠厚”“善良”等褒奖之词来称颂农民,估计是脑子进水了……

  把有毒生姜卖给别人吃,这样的姜农显然担当不起“老实”“忠厚”“善良”的评价。但人是环境的产物,当许多人都在干损人利己的事时,再憨厚的农民也会改变其原有的秉性,何况直到曝光之前,他们的毒生姜买卖并没有出现什么障碍——一位自称做加工出口姜生意的老板说,每次检测都是自己送样品,只要找几斤合格的姜去检验,就可以拿到合格的检测报告,而内销姜一年抽查不了几次。

  在这里,“内销姜”是关键词。据悉,潍坊当地出产的生姜分出口姜和内销姜两种。因为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出口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同属于潍坊市管辖的安丘市生姜种植面积有15万亩左右,其中大多数供出口,就受到严格的管理,每个镇和街道,每个社区,每个村都设有农药监管员和信息员,对农药的经营和使用实现无缝隙监管。

  同样是生姜,外销与内销的监管力度完全不同,含不含毒也完全不同。因为他们知道,卖到国外的生姜如果有毒,就逃不过他们检测的火眼金睛,他们就本分经营;可是卖给国内的生姜容易蒙混过关,他们就没有必要作茧自缚了。

  这样的双重标准几乎无处不在。在乳品行业,就有这样一个潜规则:为了降低成本,针对不同市场,采取了不同的质量标准,对多数厂家来说,他们会选择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下限标准。

  据报道,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我国允许的“农残”量要高出美国数倍。多年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内销食品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而中国乳品标准,则被业内人士称为“全球最差标准”。

  支撑内销食品低标准的理论是“国情论”。2011年,内蒙古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金海就认为,如果中国的检测标准明天就向国外看齐,那么80%的牛奶就得倒掉,奶农则要破产,我国的大多数消费者也就喝不到牛奶了。

  “国情论”几乎是所有大小问题的遮羞布。当他们需要自我标榜时,就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当出现问题,人们要求他们向世界高标准看齐时,他们又强调自己不那么优秀了。这样理论上的自信与实际上的不自信,使我们质量检查的度量衡千差万别,给坑蒙拐骗贪赃枉法者以可乘之机,连本来老实憨厚的农民都忍不住趁机捞一把。

  连续不断地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一定有机制上的原因。近日,“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试图从法制上加重处罚食品生产和销售中的违法者,但我们知道,立法与执法、守法之间常常出现鸿沟,如果没有整体机制的配合,光靠一个“解释”,无法根本解决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不修复“操作系统”,我们仍然会在每天晚上摸着自己的心跳庆幸地说:“哦,今天我又是一个幸存者!”(首席评论

  □何龙)

[责任编辑: 雍紫薇]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