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汶泽的微博,到张曼玉唱摇滚,香港娱乐的话题在这个春天有点火爆。包括不久前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不到场的主角王家卫,同样来自香港。
《一代宗师》大约是王家卫最受内地观众质疑的影片。不少人看了都骂片子“烂”,但在整个华语影坛的业内评价似乎不低。感觉这部片子一年来似乎一直在支撑影人们在媒体前对撼观众的胆量。不知影人们是刻意为之,还是自问后发现自己比王家卫远远不如?
不过,从被内地影迷和媒体追捧,到被争议和质疑,港片似乎正在面临某种尴尬。这尴尬不止限于王家卫的近作,也包括了曾经的票房达人王晶、出口转内销的吴宇森、同时在票房和风格上走钢丝的杜琪峰。
港片的尴尬,归根结底还是源于自身底蕴单薄和造血环境退化。内地观众爱看港片,是因为其接地气,市井中也藏了一些小人物对真善美的追求。但时代在变,伴随着韩国电影的崛起,欧美电影语汇的更新,港片以往的亮色渐渐成了俗套和复制,明星进入老龄化,新人涌现太少,执导筒的人与内地一样,对票房的重视远远大于对个性的追求,再加上一些名导对内地的电影环境水土不服,票房能力反而成了短板。
话又说回来,近30年的香港电影,除了票房能力还剩下了什么?甚至再回溯一下,打从鲍方那一代人退出主演行列的年代算起,港片里能在人文层面做到寓教于乐的作品,实在太少。即便能演出人生况味的,也不过就是《甜蜜蜜》、《金鸡》、《无间道3》、《见龙卸甲》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内地观众十几年前盛赞的《大话西游》,顶多算是歪打正着,影片本身的真实蕴含,实在没有知道分子说得那么玄乎。本来《一个字头的诞生》和《再见阿郎》倒是奇崛之作,但在高度商业化、市井化的香港,都属于小众片。还有绕不过去的、抱了要做大导演梦的周星驰,追求不错,但跟当年成龙面临着近似的考题——大导演从来是要利用观众市井趣味,而不是深陷于那种趣味,想做好这点,需要导演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文化修养来支持。
这些年,港片的人间烟火气,因为导演们过于追逐技术、复制票房、急切地试图谄媚内地市场,已经在逐渐地稀释。陈可辛拍《如果·爱》、《投名状》似乎都是在意图证明自己有拍不同片种的能力,但拍得越多,影片也越发成了空壳。过去内地有人说港片继承了半个多世纪前老上海的电影传统,我看不是。《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个级别的片子,香港从来没拍出来过。“时代不同”不是借口,内在质地的差异,或许才是导致港片今天尴尬的真正原因。
文/徐江(诗人)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