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明报》
中新网4月3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工业早已式微,惟连仅余的少数本地工厂也随时保不住。有57年历史、香港最后一间纺纱厂大兴纱厂,因难以承担持续上升的营运成本,决定下月停产,为香港纺织业画上句号,负责生产棉纱的数百名前线员工,包括老一代工人和新移民妇女面临遣散。大兴纺织执行董事陈镇仁慨叹,已艰苦坚持多年,惟近年电费飙升下无法承担,加上缺乏新血入行维持竞争力,“工厂已坚持到最后,结束香港生产线始终有些无奈”。
关焯照:工业回流不乐观
统计处去年第4季工业生产指数显示,去年纺织制品生产指数为54.2,较2012年下跌7.7%,成衣指数下跌11.2%。过去5年香港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则由15万跌至去年10万。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刘展灏表示,香港工业发展愈益困难,除面对租金、原材料、薪酬等成本持续上升,前线及技术工人缺乏亦是主因。他认为香港长远应发展高产值或具香港品牌效应的工业,例如珠宝、钟表、成衣设计、食品等,建议港府从政策上支持工业,包括兴建香港第4个工业邨,以及从税务或借贷上提供协助等。但经济学者关焯照认为,“香港GDP有97%都是服务业,根本无空间发展工业”,对工业回流香港发展不乐观。
57年历史 拟迁东南亚
位于屯门工业邨的大兴纱厂于1957年成立,曾是香港三大纺织厂之一,但随着香港工业式微,纺织厂于80、90年代逐渐迁出,大兴纱厂成为硕果仅存的纺纱厂。不过,工厂日前发出内部通告,指由于难以承担愈来愈高的成本,决定5月停止香港生产线。
陈镇仁接受查询时表示,能源成本飙升是停产重要因素,他指出,工厂生产棉纱已高度机械化,对电力需求极大,但近年电费占整体经营成本大增,如前年电费开支增加9%,去年亦增加3.9%,料未来电费成本会持续上升。另外,近年面对订单减少、缺乏新血入行等多方面因素,“从成本、销售、订价等各方面都面对压力,难以维持竞争力”,最终选择停产。
陈镇仁说,由于近年内地经营成本大幅飙升,不会将厂房迁至内地,公司正考虑迁至东南亚设厂;现时工厂有数百名前线员工,会按劳工法例赔偿遣散,部分如销售、行政、会计等职位则会维持。
七旬员工:一千零一间都无啦
不少员工对工厂即将停产感到不舍。任职大兴30多年、70岁员工黄先生表示,他于20多岁已投身纺织业界,曾先后到南丰等不同纱厂工作,见证香港纺织业的黄金时期,“而家连‘第一千零一间’都无啦”。他指以往周六及周日均需上班,但近年工厂工作量大减,一星期只需上班4至5天,并可以下午早收工。他说,有80%大兴员工均居住于屯门,对工厂有感情,得悉即将要停产后感到不舍,并指公司老板对员工不错。任职10多年的曾女士说,已准备寻找其他工作,现时亦已取得家务助理牌。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