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香港中产 表面风光内心苦涩(新闻分析)
中产阶级一般被视为社会中坚,但在香港,中产们宁愿把自己称作“夹心层”。香港楼价高,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他们虽然收入不薄,却普遍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新近一项调查发现,香港中产的幸福指数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内地城市。
不敢享乐的“月光族”
在香港,划定中产的标准有多种说法。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曾说,看法国电影及喝咖啡就算是中产;香港特首梁振英曾撰文说,只要有500平方英尺住房(不到50平方米),就符合中产标准。几个月前香港一项调查则显示,多数市民认为拥有价值200万元(港元,下同)至800万元物业;50万元至600万元资产,月入3万元至6万元,才算是中产。
在美国,中产意味着有一栋位于郊外的独立屋,两三个孩子,一条狗,一年有两三周的带薪假期在国内外旅游。香港中产的形象不同,他们步履匆忙地出入高端办公楼,不停加班进修、忙碌打拼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香港中产最大的支出是供楼。从事教育行业的A先生说,他每月薪金约6万元。这在香港是相当高的薪水,但光是供楼,就花去其中的40%。同为中产一族的胡氏夫妇,分别从事会计和教育行业,每月收入合计共约5万元。胡先生说,供楼开支占到收入的30%以上。
教育是另一项大开支。香港孩子为上名校,从小就参加各种学习班。A先生承认,中产人士特别注重子女教育,为培养兴趣和增加他们的竞争力,从小会让他们学习钢琴、小提琴、游泳等兴趣班,单是3名子女的兴趣班,已占每月开支20%,唯有在其他方面“节衣缩食”,不去旅行和减少个人玩乐。
27岁的颜汶羽,2011年首次参加区议会选举便胜出成为区议员,月薪约有2.2万元。不少街坊都羡慕他晋身为中产一族,但颜汶羽表示,自己其实是“月光族”。他与太太两人月入约3.7万元,但供楼每月1.3万元,连同水电煤气、车位及油费等开支,已近2万元,“这仍未计算其他交通、膳食及供养父母等开支,每月根本没什么余钱”。
压力重重忧虑多
香港《南华早报》日前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香港中产的幸福感低于内地中产。多数受访港人表示,他们工作太累,报酬太低,这让他们在生活诸多方面表现出悲观情绪。
这项名为“中等收入群体生活质量研究”的调查,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武汉及香港2400名受访者进行调查。只有40%的香港受访者表示自己感到幸福,而在上海和北京,这一比例达到70%。
香港中文大学学者马岳说,这一调查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香港的幸福感低于世界大多数地区,香港是一个压力极大的城市,在这里生活很辛苦,许多人对生活水平和空气质量感到不满。”
除了对楼价、通胀、空气质量的忧虑,香港中产还对子女的前途充满忧虑。香港一家机构日前以电话访问了逾1800个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家长,结果发现,收入高的群体,对下一代的前途更悲观,认为会比自己一代差。
52岁的吕先生是一间小型企业的老板,近日正忙于为儿子升中学四处打点。他坦言,现在家长对子女的溺爱令年轻人自主能力比自己一代差,他对自己儿子的前景感到忧虑,“上世纪80年代我还可以创业,做小企业的老板,但我觉得我儿子将来就不一定能做到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中学生只要有一样课外活动就够了,但现在却是越多越好,还要会乐器才算勉强合格;就算考上大学也不能确保找到好工作;公司除了要求高学历,还要求有其他技能……中产父母们的担心确实不无道理。
大把交税回报少
香港中产另一个难处,在于他们正好是“付出多而得到少”的阶层。在香港超过360万的工作人口中,60%的人无需交纳个人收入所得税,而37%的交税人口中,大部分为中产人士。香港约10%的最低收入家庭可享受低保、30%的中低收入者享受政府的廉租房,偏低收入者可申请经济适用房。而中产的收入刚刚超标,住房问题完全要靠自己打拼解决。
在医疗保障、社会保险、教育以及财政“派糖”方面,中产也常常是“被遗忘的角落”,很少受到特殊照顾,处在“大把交税看不到回报”的境地。比如A先生,现在每年交税约8万元,相当于一个半月的收入。他期望港府可提高免税额,以减轻中产的负担。
统计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中产人士正着手移居外地。根据香港保安局的数字,今年上半年有3900名港人移民海外,较去年同期上升8.3%。根据台湾地区移民机构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香港移民到台湾地区居留的人数,半年内增加了5倍,到今年9月,暴涨到632人。
分析人士指出,台湾地区正成为港人移民的新兴地。当地特有的小吃、低物价水平以及浓厚的人情味,都让港人十分向往。与此同时,相比其他移民国家和地区,港人到台湾地区的移民门槛最低,只须在当地银行存款500万元新台币满指定年期,就可提出移民申请。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