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发展局昨日首次发表6份研究报告,包括就加快建设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巩固香港作为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出建议。香港金发局主席史美伦表示,全球宏观经济演变及地区发展变化为香港带来巨大挑战。虽然金融业是香港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她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领导地位并不算十分稳固,香港仍需要继续力争上游。
报告认为,随着内地基建及管理治理水平的提升,内地和香港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差距势必收窄,而且上海锐意在2020年前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并成立了自贸区,将很可能成内地市场自由化措施的首个试点;就长远而言,当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角色难免要被重新定位。报告同时指出,邻近的其他亚洲金融中心正积极发展,例如新加坡在外汇、债券、商品及另类投资等多个其他领域均优势明显;上海也正将金融基建设施提高至国际水平,自贸区的资本账户限制可能会继续放松,这显示内地金融改革速度可能会超过预期。另外,面对全球监管的变化,香港有需要调整监管制度及方针,以符合不断演变的国际准则,但报告强调不能因此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在香港金发局昨日发表的6份研究报告中,其中一份关于加快建设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报告指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规模、产品及国际使用程度仍属刚起步阶段,人民币80%的外汇交易、98%的人民币债券余额以及99%的存款都是在内地进行,这相比起已国际化的美元——其三分之二的外汇交易、30%的存款及10%债券余额均在境外,反映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还有巨大发展空间。香港金发局推算,如果人民币在15年内国际化程度要达到相当于美元的三分之一,则香港离岸人民币存量至少需要11万亿元,以香港可持有其中50%的存量推算,香港的人民币存量在2028年(即15年后)将达到6万亿元。
此外,香港金发局的报告还从三大方面提出21项建议,希望从政策层面减少障碍、拓宽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路径,所涉及内容包括:建议香港特区政府向内地提出允许在深圳前海试行QDII3(前海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以500亿元人民币及50亿美元额度为试点,准许当地所有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券商、基金及保险公司等投资境外,以期提高香港的人民币流动性;建议同一母行下的分支机构之间可提供跨境人民币贷款;香港可向内地建议允许境外企业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及大额存款证,并在获批的外币额度中可选择以人民币方式汇走资金;建议对于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制度(QDII2),可从政策上鼓励资金进入香港的人民币计价的现货及期货交易,并落实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扩大到所有香港注册的金融机构;针对特区政府或本地金融业界,报告建议积极向中央争取放宽个人每日兑换及汇款限制,并组织金发局、金管局及金融业界到巴西、印度及俄罗斯等高通胀、高利率新兴市场推介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第三方融资的优势及具体操作。报告还建议,香港金融业界协助港交所利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平台推出人民币计价及结算的贵金属期货合约,例如黄金及白银相关产品等,并争取LME在港设立商品期货结算中心。记者 吕锦明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