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夯筑民生底色
北京东六环,一个地面上看不见的“超级工程”近日迎来重要节点:开挖直径16.07米的“运河号”盾构机掘进至终点,刀盘抵达接收井端头。这意味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东西两条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
为解决东六环交通拥堵、分割城区等问题,完善城市副中心路网系统和绿色空间格局,北京于2019年启动建设东六环改造工程,将东六环内外环由地上移至地下。
北京市首发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东六环项目副经理柴东然向记者描绘了工程建成后的美好图景:十余条道路实现东西向贯通,市民车辆在地下隧道顺畅通行,地上原址改建成公园,方便周边居民出门见绿、散步骑行。
人口集聚、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紧张……城市在发展中出现的“大城市病”,影响着百姓安居乐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天安门向东20余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正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一批批聚焦产业、生态、交通、公共服务等的重大工程拔地而起,为治理“大城市病”开出“良方”,不断夯筑民生底色。
北运河畔,吊塔林立,一座约128万平方米的“地下城”初现轮廓。正在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释放“站城融合”的强大动能——
地下,是集成铁路、地铁、公交等各类交通方式的三层“超级枢纽”,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天津等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地上,是涵盖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多种业态的城市综合体,实现交通与商务办公、综合服务功能高效耦合。
“未来,这里不只是京津冀交通换乘的枢纽,还将成为满足百万级人口多种应用场景和消费需求的城市级活力商业中心,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标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介绍,枢纽工程预计于2025年投入使用。
“这些重大工程体现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有城市功能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说。
黄城根小学通州校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北京北海幼儿园通州分园等投入使用,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等加快落地建设……关乎民生福祉的教育、医疗,也正在这座“未来之城”加速布局。
推进高质量发展,精神文化供给不能缺位。大运河之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座建筑拔地而起,聚合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腹地。
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沙钢介绍,三大文化设施于2019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当前主体工程已完工,今年将建成投用。
“剧院将融合文艺演出、艺术普及教育等功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和感官体验;图书馆包含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开架阅览区等,读者日接待量为5000至8000人次;未来,博物馆项目将由首都博物馆运营,打造成一座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综合博物馆。”沙钢说。
据介绍,近三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保持每年千亿以上投资强度。行政办公区一期建成投用、环球主题公园开园、昔日的化工厂房变身城市绿心……一个个重大工程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勾勒出这座千年之城高质量发展的轮廓。
“增加人民福祉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现在的副中心生态更美、交通更便利、公共服务水平更高,正加速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样板,成为千年古都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胡九龙说。(记者温竞华、赵旭、杲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