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选产业,就近就便能干会干

2019-04-01 09:00:00
来源:人民网
字号

  开栏的话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三区三州”,包括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补齐这些短板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策。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啃硬骨头,要下硬功夫。今天起,本版推出“纵深·‘三区三州’看脱贫”系列报道,通过对“三区三州”的实地走访,观察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展示当地的干劲和决心,剖析经验与短板,以期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提供有益的借鉴。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三区三州”中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关怀、全国各地的援助下,西藏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5.2%下降到2018年底的6%以下。其中,产业扶贫成为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日前,记者就扶贫产业的发展情况,前往西藏阿里、那曲、拉萨、日喀则等地调研。

  扶贫产业虽然小,一样能让农牧民增收 

  “我们祖祖辈辈只知道放牧,没想到坐屋里织羊毛赚钱更轻松。”在西藏革吉县盐湖乡盐羊古道民族手工编织厂,42岁的牧民玉珍卓玛感慨不已。

  革吉县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个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的纯牧业县。逐草而居放牧牛羊,几乎是这里牧民唯一的收入渠道。近年来,通过草补、提供公益性岗位、教育扶贫等办法,牧民的收入渠道多了起来。为进一步激发贫困牧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彻底改变他们的收入结构,2018年初,革吉县乡两级政府出资建起了手工合作社,动员赋闲在家的妇女把牛羊毛收集起来,编织牧区群众常用的头巾、卡垫、腰带等物品。玉珍卓玛等6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妇女,当年就赚到了3万多元。

  离盐羊古道民族手工编织厂不远处,就是盐湖乡羌麦村依托毗邻藏北高原最大的盐湖——扎仑茶卡的优势,办起来的盐业合作社。在制盐车间,几名工人把刚从湖边采回来的粗颗粒盐简单分拣后,灌进大小不等的包装袋。

  “5斤装的最好销,每包50元。主要是一些保健品厂需要。”47岁的羌麦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扎桑说,村民以前各自为战,靠贩盐为生,如今利用这里的千年盐湖,村里把大家组织起来,全村要靠制盐卖盐脱贫致富。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列入产业扶贫规划的项目近4000个。盐湖乡的这两个产业扶贫项目,在西藏自治区的扶贫产业中具有典型性。

  瞄准让农牧民增收的西藏扶贫产业,明显有别于其他追求效益、规模的一般性经营项目,呈现出“小、散、粗”的阶段性特征。所谓“小”,就是产业的规模很小,以家庭作坊式居多;所谓“散”,就是西藏农牧区村居地域分布分散,且几乎没有能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所谓“粗”,就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大多像盐湖乡的羊毛纺织和粗盐加工一样,就地取材,经简单加工后,就地销售。

  “在产业扶贫中,我们注重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让贫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或者离乡不离土就能融入产业发展、增收致富。”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曾佑志说。

  扶贫产业必须考虑当地资源禀赋,以及是否方便群众就业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气候干旱寒冷,冬季漫长,水分蒸发量是降雨量的30倍,被视为“生命的禁区”。但是在阿里行署所在的噶尔县狮泉河镇,40个钢架玻璃大棚内,四季瓜果飘香。对口支援这里的陕西省有关方面引进农业技术,2017年在这里建成了面积370亩的生态产业园区。

  “大棚种植特别好,我在这里干活不仅能挣到工资,还能学到技术。”正在大棚内翻地的桑珠说,他是2017年从噶尔县门士乡搬到附近“康乐新居”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贫困牧民。他说,等他学会了种植技术,准备自己在园区承包大棚,种植瓜果蔬菜去农贸市场出售。

  噶尔县是阿里地区首个宣布摘帽的脱贫县。该地在产业扶贫方面的经验,就是重视因地制宜,不搞规模场面,只求农牧民方便、能得实惠。投资2.76亿元,因地制宜建设了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昆莎现代农牧科技示范园、噶尔亚沙高原设施农牧示范园,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与此同时,分门别类成立18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带动372人就业,836户3380位农牧民参与合作经营,两年累计分红521万元,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1693元。

  “扶贫产业的‘小、散、粗’,目前在西藏有很强的现实合理性。”阿里地委副书记张会明认为,“因为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具备劳动力、资本、厂房等生产要素,也需要有相应的道路交通、金融物流、消费群体等条件。”

  高寒缺氧、地广人稀,是西藏最基本的自然禀赋,这也决定了西藏在扶贫开发中,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特点的产业发展路径。比如阿里地区,陆地面积相当于3个浙江省、总人口却不到浙江的2‰,在这样的区域发展扶贫产业,就需要结合本地特点。西藏很多乡镇区域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但居住人口只有一两千人,村居之间往来要翻山越岭走上大半天,将群众增收作为第一要务的扶贫产业,必然首先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以及群众就业是否“就近就便、能干会干”。山高水远、地广人稀的现状,决定了扶贫产业也只能因地制宜,而且在起步阶段,这些产业的产品数量、销售半径都很小。

  除了自然禀赋,还有人的因素。广大牧区是西藏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这里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普遍不强。一些边远地区的群众根本不到银行存款,更没有贷款的想法。每年卖了牛羊后,牧民们就把现金、金银或塞在墙缝里,或埋在地下,等到需要购买草料、牲畜时再从墙缝找、地下挖。

  借助科技和电商平台,西藏扶贫产业正发生可喜变化 

  如今的班戈县,广东的新鲜香蕉7天左右就能送到这里,进入冷库后,1天之内就会被投运到行政村的收购配送点上。在普保镇,蔬果冷藏点的负责人这样介绍。

  畅通物流是扶贫产业能否长久存活的关键。为解决牧区群众“买卖难”问题,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去年在班戈县开展县域商贸物流配送综合试点,由班戈县北拉镇古热那宗扎西亚培专业合作社、普保镇八村糌粑合作社等6个农民合作社组建的班戈县郎琴商贸有限公司,把牧区的758户(其中321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组织起来,建设了120平方米的肉类冷冻库和蔬果冷藏点,配置了3台冷藏车,计划在全县10个乡镇86个行政村设置收购配送点,让全县优质农牧产品和外面的水果、蔬菜等便捷流通。

  “一箩筐装不下,一卡车装不满。”长期以来,这是西藏特色农牧产品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尴尬。

  为促进特色产业的扶贫成效最大化,西藏自治区相继出台《西藏自治区产业精准脱贫工作指导意见》《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西藏自治区脱贫致富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揽子措施与政策,规范扶贫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截至2018年底,西藏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142个,实现产业脱贫21万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25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8364家。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北麓交界处的亚东县帕里镇,尽管海拔也在4300米左右,但每年能承接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这里水草丰美,滋养出西藏久负盛名的帕里牦牛。过去,由于交通不方便,牧民们没有市场意识,帕里牦牛的出栏量非常小,大部分牧民都只能守着优质农产品受穷。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这里成立了西藏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依靠科技进行规模养殖,镇里615户农牧民以牦牛入股,很多牧民因此一举脱贫。当地牧民尼玛次仁告诉记者,他家200多头牦牛全部入股后,去年从公司分红近30万元。

  质与量相匹配的资源,才具有产业化开发的潜力。随着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一些起步于“小、散、粗”的扶贫产业,借助科技和电商平台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在拉萨,优质的当雄牦牛肉已经通过科技和电商平台走向了全国。“当雄牦牛肉已申报国家地理标志标识,我们对每一片进入市场的牦牛肉进行编号,制作了‘身份证’。”当雄县县长其美次仁自豪地说,公司化运作后,当雄牦牛肉已在成都、苏州、天津、上海设立了一级代理商,带动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1日 08 版) 

[责任编辑: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