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乘改革开放东风 企业创新永不落幕

2018-12-18 10:34:00
来源:人民网
字号

  开栏的话: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历经辉煌四十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逐渐成长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肯定广大民营企业家敢为人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

  回望来路,统战部经济局和人民网联合推出融媒体栏目《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民营经济要走向更加广阔舞台》,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分享其创业之路的艰辛与成就,透过民营经济的发展感受最具活力的时代脉搏。

 

  中原熟,天下足。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自古就有“天下粮仓”的美誉。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发展,河南省食品产业稳步扩张,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朝着“国人厨房”“世界餐桌”的目标大步迈进。

  在河南众多的优势食品企业中,三全集团从1989年发明速冻汤圆起步,历经近30年的光辉历程,逐步成长为我国最大的速冻食品上市企业。据了解,2018年前三季度,三全食品的销售收入达41.92亿元,市场占有率达30%,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

  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三全集团总部,记者见到了这艘“速冻食品航母”的掌舵人——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眼前这位76岁高龄的民营企业家腰板挺直,讲话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1979年,我从四川调回河南郑州,近40年来,我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民营企业的变化。我和三全集团是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真正的受益者。”陈泽民讲到,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得到肯定,三全集团必将继续坚定发展信心,谋求企业更大的突破。

  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 崔钟文摄

  50岁下海创业 医院院长变身“汤圆王” 

  1942年,陈泽民出生于重庆,后来因为家庭缘故,不满10岁便到河南学习。1965年,陈泽民从豫北医专(现新乡医学院)毕业,主动要求到四川支援“三线”建设,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外科医生。

  “在深山老林里工作的15年,我除了完成本职业务,还搞了不少发明创造。”陈泽民笑着回忆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曾经收集军工企业的报废材料,成功组装了一辆三轮电动摩托车。

  1979年,陈泽民被调回到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期间,他依旧保持动手创造的习惯,不仅经常免费给邻居、同事修理电器,还曾经修好过一台医院里被水淹得报废的大型X光机。

  1987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走过将近10个年头;陈泽民已成为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年近50岁,很多人以为这个捧着“金饭碗”的中年人一定会安安稳稳地等待退休;然而,在陈泽民看来,这个时间节点恰恰才是他崭新人生阶段的开始。

  这一年,陈泽民和爱人向邻居借款1.5万元,用丈母娘的名义开办了如今三全集团的“雏形”——三全冷饮部。陈泽民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与改革开放的缘分从冷饮部的名字上就能得到体现。正是为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把它起名叫做‘三全’。”

  由于经营得当,善于引进、制造新产品,三全冷饮部很快就人头攒动,收益颇丰。 然而,“爱琢磨”的陈泽民没有止步于经营雪糕,而是开始着手研究速冻汤圆。“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我用从四川带回来的小石磨做汤圆,送给邻居、朋友们品尝,他们都说好吃的不得了。”说起自己亲手做的汤圆,陈泽民脸上写满了骄傲。

第一代包装的三全汤圆。

  1989年,中国第一个速冻汤圆在陈泽民手中成功“诞生”。此后,受热播电视剧《凌汤圆》的启发,陈泽民把他的速冻汤圆起名叫做“凌汤圆”,并申请了“凌”“三全凌”“三全”商标。

  生产出来的汤圆需要走向市场,陈泽民便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蹬着三轮车,拉着煤气灶和锅碗瓢盆,到郑州市内的商店、菜市场,现场生火煮给店家品尝进行推销。“我带着汤圆去几家大商场里推销,各个商场负责人试吃之后,给了我‘先送两箱试试’的待遇。”令陈泽民高兴的是,当天送去的十几箱汤圆全部销售一空,商场迅速和三全冷饮部建立了稳固的产销关系。

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在兰州的展销会上推销三全的各类产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三全凌汤圆”就在郑州闯出了小名气。此后,陈泽民利用一切机会,把推销足迹扩展到了西安、太原、沈阳、济南、上海等城市,不能现场煮汤圆,他就向对方展示自制的汤圆模型,用“最笨的”推销方法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这时,陈泽民“中国汤圆王”的名号也越叫越响。

  1992年1月17日,时年88岁的邓小平悄悄登上了一列没有编排车次的火车,“南巡讲话”石破天惊,转变了国家命运走向,也影响了无数年轻人的人生抉择。这一年,我国“下海”经商的党政干部数不胜数,年满50岁的陈泽民便是其中之一。

  “我那时工龄都快30年了,有人好心建议我干脆休病假,半年后可以自动转劳保,一切福利待遇都不会变。”面对“退路”之选,陈泽民拿出了壮士断腕般的魄力,毅然决然辞去公职,成为了一名“92派”创业者。他说,“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才能全力以赴。”

  1992年,三全冷饮部正式改名为三全食品厂。创业维艰,陈泽民凡事亲力亲为,乐此不疲。他回忆道,在建新厂房时,由于资金有限,他和工人们一起动手拉车去捡砖瓦,捡旧门窗,才终于盖成了一个简易厂房。买不起进口设备,陈泽民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仅花费30多万元便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土造速冻汤圆生产线”,每天可量产30吨速冻汤圆。

  创新不息勇争先 “小作坊”变身上市公司 

  “我这个人不安分,不喜欢重复别人的老路子,企业家就是要开拓创新。”如陈泽民所说,走上速冻食品这条路后,他依然爱“捣鼓”,不断给三全创造新产品,注入新活力。1995年,中国第一个速冻粽子在陈泽民手中面世。此后,陈泽民又相继开发了水饺、馄饨、包子、粽子、馒头等一系列产品,逐渐由“中华汤圆王”变身为媒体口中的“中国速冻食品专家”。

  不过,三全的亮眼成果也引来了不少“山寨”模仿。对此,陈泽民显得非常淡然,“与其让海外企业分一杯羹,倒不如本土同胞齐心协力,把市场做大。三全应该做的,唯有苦练内功,在行业中永远保持领先地位。”

  二十多年来,三全食品始终坚持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先后承担了“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还参与了第五代军用野战食品项目,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产品研发体系。

  在营销上,陈泽民也勇于第一个“吃螃蟹”。1995年,中央电视台发布速冻食品行业的第一个广告,“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的广告语享誉大江南北,此后,一次次的“爆款”广告营销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个来自中原的食品品牌。

  对于食品安全,陈泽民始终保持着植根于血液的敬畏。从外科医生转变为市场经济浪潮下的民营企业家,陈泽民从未丢弃初心,“我是医生出身,很看重消毒杀菌、无菌操作。可以说,保证食品安全是我的专业,更是我的责任。”他强调,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即使是“百年老店”,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可能会顷刻间垮塌。

  在陈泽民的倡导下,三全集团总部设立质量安全中心,从公司高层到车间一线工人,对食品生产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负责;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查、评审工作,严把原辅材料进厂关;严格实施操作规范,制定了严格的清洁卫生控制、虫害防治控制、金属异物控制等制度;加强产品的出厂检验,并建立了完善的冷链管理体系。

2008年2月20日,三全食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07年,三全食品的销售收入达12.49亿元,市场占有率超过23%。2008年2月10日,三全食品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随后,将近七旬的陈泽民选择退居二线,把企业交给了年轻一代。

  企业探索不息 个人奋斗不止 

  二十多载春华秋实,从小作坊到上市公司,陈泽民带领三全植根中原大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速冻食品行业发展;而作为较早一批“下海”的民营企业家,陈泽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也推动着三全的转型升级。

  陈泽民介绍,近年来三全积极开拓业务市场,先后研制了蒸煮、煎烙、油炸、烘焙等四十多个品项的一百多个单品,基本涵盖了全国不同地区主流的早餐与宴席点心品种。另外,三全从2015年开始在线上发力,入驻天猫、苏宁等多个互联网销售渠道,还大力拓展便利店和生鲜店渠道。

  伴随诸多转型升级策略,2017年三全食品的销售收入达52.6亿元,较2008年上市时增长了近4倍。“年轻一代有新思想,能力强、有干劲。三全的发展要靠现代化的上市公司管理制度,这样我放心出来继续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陈泽民提到的“感兴趣”的事情,其实是地热行业。原来,退出三全的核心经营之后,“不安分”的陈泽民又迷上了清洁能源。

  陈泽民发现,中国的地热发电几十年间都处于停滞状态,在环保大势下,清洁能源地热能作为清洁能源,可代替煤炭发电,可大大减少污染排放,而且相较于风能等其他种类的清洁能源,地热发电可持续不间断提供稳定供给。

  古稀之年,他走访世界各地,亲自研究地热能源。2016年3月,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74岁的陈泽民正式进军地热发电行业。同年11月,地美特在距离河南郑州2800公里的云南瑞丽钻开了地美特地热发电项目的第一口井,到实现成功并网,仅花费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左二)和技术团队在地美特瑞丽地热发电项目。

  “让人高兴的是,我的第二次创业基本上已经宣告成功了,现在我把它交给管理团队,又退出来了。”陈泽民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虽然他今年已经76岁了,但是依然没有打算真正退休。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80岁之前发明一套新税法,为国家的现代化治理做出新的贡献。

  改革开放激荡四十年,陈泽民走下手术台,随时代步入民营企业发展第一线,他始终勇立潮头,谋新谋变,一次次攻坚克难,方成大器。他谈到,“办企业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不断激发创造热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民营企业就一定会迸发出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将会谱写出更美丽的篇章。”

[责任编辑: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