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显示 中国碳减排成效明显

2018-11-26 09:07:00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发布

  我国碳减排成效明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惠敏

  用卫星看到的全球生态是什么样的呢?近日,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对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等专题开展监测分析。

  “获取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信息用什么方法最好?卫星遥感技术是最佳选择。卫星视野广阔,可以适应大尺度观测需求,同时卫星运转周期多种多样,短则几小时,长则十几天,可以周期性地获取地表信息的变化数据。”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说,《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使用的国产数据比例已经达到57%,而2012年首次发布此报告时的国产数据使用率仅为17%。

  我国碳排放强度快速刹车

  “2016年发射的碳卫星作为我们获取数据的利器,已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卢乃锰表示,“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是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2018年新拓展的一个专题,报告充分发挥我国首颗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TanSat)技术优势,结合多源遥感数据,监测分析了2010年至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时空分布格局。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面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分布情况,我国已于2016年12月发射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TanSat卫星可高精度地反演大气中的CO2柱浓度,监测大气CO2浓度分布情况,是全球性碳浓度多星观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利用碳卫星TanSat生成了国际首套2017年TanSat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该产品可用来监测全球植被生长状况和植被生产力。”卢乃锰说。

  报告显示,我国碳排放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因积极采用了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与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等措施,碳减排成效明显,排放增速逐渐降低,自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为零。2017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6%,已提前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承诺。

  卢乃锰说:“我国仍是碳排放大国,经济增长伴随着碳排放的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减排压力。建议加强科技创新,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32处国家公园生态优良

  报告以发展绿色“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监测分析了该区域沿线典型农牧交错带、海岸带与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现状与态势,评价了部分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了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态势和动因,可为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决策支撑。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廖小罕研究员介绍,这是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中第三次发布“一带一路”专题报告。“前两个报告是摸底和面上综合信息,今年的报告聚焦生态环境脆弱区和自然保护区,更加集中分析环境高敏感区生态情况。”

  报告数据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状况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在2000年至2017年,大部分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基本稳定,无显著退化现象。其中,植被生长状况保持稳定的面积占57.87%,有所改善的占21.04%,显著改善的占17.71%,变差的占3.39%。但报告认为,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不断发展会增加农牧交错带生态退化的风险。

  丝绸之路经济走廊沿线11个国家的32处国家公园的生态状况整体表现优良,超过8成的国家公园生态状况变化趋势稳中向好,景观结构完整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廖小罕说:“我国正在开展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建议利用本报告的监测指标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国家公园优先建设区域的选址研究,为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报告还分析了“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报告指出,被监测的4条已建铁路均采用了绿色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工程的永久生态占用量,并加快了施工期间临时生态占用的恢复。4条铁路平均每公里的生态占用面积仅为0.04平方公里,且以临时生态占用为主,截至2017年底,临时生态占用面积已修复约90%;已建和在建的8条道路设计了大型动物保护通道15处、桥涵洞3829个、隧道110处,有效保障了野生动物的自由迁徙和生态廊道的联通。报告建议,未建工程项目应进一步优化选线,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尽可能避开沿线的自然保护地。

[责任编辑:黄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