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政策红利 解决发展难题 中关村出实招扶持民企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资本流动性问题?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这是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企业面临的两个难题。
中关村管委会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指导意见》。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说,《若干措施》立足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指导意见》侧重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希望给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环境。
支持融资
帮更多企业“解渴”
企业界反映,这两项政策及时、解渴。
《若干措施》重点解决科技型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0条举措:一是支持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型企业信贷投放力度,二是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债券和商票融资,三是增强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能力,四是推进科技型企业外债融资便利化,五是引导天使创投聚焦投资科技型企业,六是支持科技型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七是支持发起设立政策性救助基金,八是促进科技金融机构管理创新,九是优化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十是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工作机制。
在科技信贷方面,2019年中关村管委会计划给予科技型企业贴息支持1亿元以上,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100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在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风险补贴方面,2019年计划给予投资机构风险补贴6500万元,预计带动1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向中关村初创的硬科技企业;在引导基金方面,2019年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成果转化阶段计划投入15亿元,联合投资机构、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创新型孵化器等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子基金,预计带动社会资本150亿元以上。
担保机构,一头连着银行,一头连着企业。中关村担保公司董事长段宏伟说,10项措施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覆盖面非常宽,同时进一步强调和完善了金融基础设施,尤其是多层次市场方面。他表示有信心用好政策,更好地帮助企业缓解流动性风险,帮助金融机构降低信用风险。
支持创新
为高端研发“镇痛”
围绕原始创新、前沿引领,形成一揽子支持措施,这是《指导意见》的特点。灵汐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施路平认为,这项新政策问题看得准,措施很得力,能够为颠覆性创新企业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大家专心做好研究。
《指导意见》有四大创新点:一是建立广泛的项目征集渠道;二是探索非共识性项目评审方式;三是实施分阶段逐步加大力度的支持方式;四是建立基于项目专员制的新监管机制。
《指导意见》对颠覆性技术的支持方式共有8项,包含资金支持、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市场投融资服务、宣传服务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为颠覆性技术创新进行支持服务。针对颠覆性技术周期长、风险大、短期效果不明显等特点,采取小额起步、逐步加码的支持方式。对于在实施过程中取得重大突破、进入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阶段的项目,可按照政策每年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累计支持金额最高1亿元。从第二年或第三年起引入科创基金或风险投资参与投资,形成政府与社会资金共同支持机制。颠覆性技术项目征集工作拟于2019年年初正式启动,届时将在中关村管委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征集通知。
释放红利
让企业发展“轻装”
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行长徐中兴认为,两项新政四个特点受到企业欢迎:一是“广”,受惠企业覆盖面非常广,从初创企业到瞪羚企业,包括颠覆性技术前期正在转化阶段的企业,也包括上市公司;二是“多”,既包括信贷、票据业务,也包括债券、股权投资、基金业务;三是“实”,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这两项政策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四是“新”,10项措施中提到给一些企业首贷和研发贷,这是创新企业发展中的难点。
光子算数科技总经理白冰表示,前沿技术开发的周期长、投入大,需要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多。这次《指导意见》非常准确地触到了我们这种企业的“痛点”,说到心里去了。
翟立新说,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过程非常艰辛,具有挑战性,风险非常高。这种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要么另辟蹊径,要么属于奇思妙想,想发现它不容易,想形成共识也很难。而我们现有的一些项目发现和评审机制存在局限性,比如少数服从多数,或者打平均分,导致一些好的项目被专家评审掉。这次的政策提出成立由高端战略科学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建立由少数专家认可也获得支持的非共识评审机制。
“我们本着普惠性、市场化、有效性原则,为大家建渠道、做对接、搭平台,希望将中央释放的红利尽快传递到企业中去。”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