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哈尔滨,请查收来自台湾媒体人的点赞留言

2018-10-14 22:2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两岸媒体人在哈尔滨电机厂采访相关负责人。(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中国台湾网1014日哈尔滨讯 (记者 张亚静 李奕均)“哈尔滨给我的印象是国际化发展、多彩多样和文化多元,城市氛围很活泼。”《台湾导报》记者蔡淑娟接受采访时说道。

  以“振兴老工业 黑土新篇章”为主题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两岸媒体黑龙江行自11日启动以来,十余位媒体人走访了哈尔滨电机厂、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以及“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移转育成中心,参观了哈尔滨规划展览馆、哈尔滨大剧院、中央大街等地。多方面地深入了解后,两岸媒体人对哈尔滨的工业发展、城市规划和人文历史等纷纷赞叹,称哈尔滨是个多元化、缤纷多彩和非常热情的城市。

  蔡淑娟表示,通过这几天的参观走访,她了解到了除“冰雪”外哈尔滨的其他层面,发现这座城市很活泼,而且多彩缤纷,“多彩”体现在城市的色彩和夜景都很漂亮,“缤纷”体现在哈尔滨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生活都很丰富的城市,如每年都举办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及哈尔滨冰雪节这些丰富大家生活的活动。

  台湾自媒体人黄培伦和蔡淑娟有着相似的感受。黄培伦先后在北京求学和就业,已经在大陆生活数年,但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东北这片黑土地。哈尔滨这座城市给他的感觉是舒适、愉悦,同时又具有异国风情。黄培伦说,以前只觉得东北人性格豪爽、直接,深入接触后发现哈尔滨这里的人也非常热情,虽然这里天气很凉,但人却都很温暖。

  TVBS文字记者林耿贤定义哈尔滨的标签是“多元”,他说,以前总觉得东北只是个发展重工业的地方,来之后发现哈尔滨其实是一个很“多元”的城市,这里结合了科技、旅游、工业、农业等多种产业,不同产业都可以在这里发展很好。“希望通过这次采访报道将哈尔滨的好、哈尔滨的美带回台湾,让更多台湾的观众可以多了解哈尔滨。”

  来之前对哈尔滨的印象是冰天雪地。台湾NOWnews记者吴文胜说,踏上这片土地后,感受到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很现代化,一直在有计划地对城市进行建设和规划。吴文胜用“哈罗”这个词来表达他对哈尔滨的印象,他解释说哈尔滨是一个很开放和包容的城市,“哈罗”意通你好,意在哈尔滨敞开大门,欢迎大家来参观和体验。

  参观了哈尔滨电机厂、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和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移转育成中心等地后,台湾媒体人对哈尔滨的工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培伦说,没来之前就了解到哈尔滨是个工业城市,这两天通过参观哈尔滨电机厂和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让他体会很深。“这两家企业不仅在技术水平上发展领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企业里人才的传承,这两家企业的员工对所在企业都感到很骄傲,对企业认同感很强烈。

  蔡淑娟对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移转育成中心特别关注,她说,哈尔滨与台湾地理距离相对比较远,台湾民众对哈尔滨了解比较少,认识不够,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移转育成中心是哈尔滨和台湾嫁接的一个桥梁。蔡淑娟提到,哈尔滨无论在旅游、文化还是农业方面都可以吸引台商、台青来哈投资与创业,两地应该多一些交流,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从而找到可以互补的发展合作机会。

  据了解,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移转育成中心是今年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授牌的“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目前已有98家企业入驻。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12月,主营业务聚焦在机器人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上,累积了一批优势技术成果,已申报专利1000余项。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原哈尔滨电机厂)始建于19516月,是我国生产大、中型发电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

  两岸媒体黑龙江行活动由黑龙江省台办、中国台湾网共同主办,共为期8天。接下来,两岸媒体人还将赴齐齐哈尔市,探访嘉一香、元盛和牛等台资企业,深入中国一重、北满特钢等老工业区。(完)

《台湾导报》记者蔡淑娟接受采访。(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台湾TVBS记者林耿贤接受采访。(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台湾自媒体人黄培伦接受采访。(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台湾NOWnews记者吴文胜在哈尔滨电机厂拍摄厂区。(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台湾导报》记者蔡淑娟在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移转育成中心采访台商。(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责任编辑:张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