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台东“孩子的书屋”:撑起偏乡学童翻转命运的机会

2018-06-19 08:24: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社台北6月17日电(记者 石龙洪 陈键兴)在台东知本、建和等十多个社区,每到放学时间,两三百个学童不是赶着回家,而是来到“孩子的书屋”。在那里,他们做功课、学音乐、练体育,晚餐时间还有热腾腾的餐点供应。

  书屋的创办人叫陈俊朗。由于台东县地处偏乡、资源匮乏,人均收入长年排名全台末尾。和许多当地青壮年一样,陈俊朗曾长期离乡到外地工作,孩子留在老家照养。1999年,为修补和孩子的关系,他自台北返乡,开始以音乐、课业辅导陪伴两个孩子。

  回乡后陈俊朗发现,身边有好多家庭破碎、课业没人照顾的孩子。他便顺带照顾邻家的孩子,陪他们读书、聊天、练吉他,还给他们做饭吃。

  孩子们都很喜欢陈俊朗,尊称他“陈爸”。后来,孩子越来越多,增至三五十个。为了让孩子们放学后有个读书学习的据点,陈俊朗萌发建立书屋的想法。从2007年起,在台东建和、建农、美和、温泉、知本等社区,共建立了9个“孩子的书屋”,覆盖14个社区、350余个孩子。

  这些书屋从陪伴出发,从一把吉他、一个铁皮屋开始,如今扩展至教学、运动、音乐、产业、农业、营养膳食与社会服务七个面向。除了学业辅导、音乐、体育教育,每周还进行一次射箭、拳击、戏剧、烘焙等多元课程学习,为高年级孩子还规划有“与未来有约”技艺课。

  “孩子的书屋”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堂,陈俊朗却承受越来越大压力。建设书屋、更新设备、孩子晚餐费用等支出越来越大。陈俊朗一度独木难支,几百万元新台币的积蓄耗尽,不停地借款维系,身体也出现一些状况。

  陈俊朗没有放弃,书屋的故事渐渐点燃许多人的情感。他们收到的捐赠越来越多,更多有共同理念的人加入陈俊朗团队。

  台东建和社区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学生来自单亲、隔代教养等弱势家庭的比率超过七成,还有家暴、性侵、债务等问题,家庭功能不彰让台东县小学生、初中生辍学率长期居于全台前两位,是全台平均辍学率的两倍以上。

  “许多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有的父母整天酗酒还打孩子,有的父母吸毒,孩子生活功课没有人照顾,遭遇让人触目惊心。”10年前,陈秋蓉认识陈俊朗,了解到他和孩子们的生命故事,让她深受触动。

  “台北不差我一个人,而台东的孩子可能更需要我。”怀着这种想法,陈秋蓉放弃台北的工作,来到台东全身心投入到书屋的工作中。

  10年来,除了帮助建设书屋,陈秋蓉还发挥专长,协助筹集善款、完善书屋的制度建设、课程设置,让书屋的环境日臻完善。陈秋蓉也陪伴一拨拨孩子成长,帮助他们找回自己、找回自信,重回学习轨道。

  这些孩子长期缺少关爱、机会和认可,容易滑向“坏孩子”行列。陈秋蓉认为,如果给他们更多关心、正确引导,就有可能让他们转向。“这些来自底层的孩子,在荒芜的土地上,展现出可贵的生命力,会让人惊奇。如果引导出来,将是很棒的能量。”她对记者说。

  书屋鼓励孩子们自食其力,自己种菜、自己动手盖书屋……陈秋蓉说,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快乐童年,更希望帮他们找到自信,养成正确观念,掌握未来生活可依赖的本领。

  这些年,陈俊朗逐渐意识到孩子陪伴问题的实质是家庭问题,经济状况很关键。他和他的团队又开始组建社会企业,比如咖啡店、烘焙坊等,让一些无工作的孩子家长拥有一份工作,留在社区也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这些社会企业也成为孩子们实习、锻炼能力的场所。

  玩乐团、科技公司上班、创业开店……这是书屋孩子们长大后的模样。陈秋蓉说,许多书屋照顾过的孩子,从艰辛的环境中突围,翻转了命运。看到孩子们的转变,她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如今,又有在书屋长大出外求学就业的孩子,自发回到社区,帮忙更小的孩子。书屋进入了一种“生命改变生命”的正向循环。

  “爱无所畏”——这是书屋的宣言。陈俊朗鼓励身处困境与苦难中的孩子们说:“当你面对苦难的时候,不需逃避,其实你并不孤单,只要愿意转身,就能面向阳光。”

[责任编辑: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