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长江经济带带动东中西联动发展

2018-03-12 13:18:00
来源:求是网
字号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的重大国家战略之一,在解决平衡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成长。其中,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有着独特的战略地位和建设价值。

  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的区域战略特色。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最早的区域发展范畴是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形成著名的东、中、西部发展战略,而后提出的重要区域规划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最近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在诸多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中,长江经济带有着独特的区域战略特色和独有的协调发展价值,这是因为长江经济带因其天然的区位和地势联结着东中西三大区域。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横跨了东中西三大区域。从区域战略地位来看,长江经济带能够发展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协调发展带。

  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除了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之外,还提出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继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上述诸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涉及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反之,长江经济带发展均会影响到这些区域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在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之中,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影响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带动辐射区域最多。

  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的区域战略价值。长江经济带的区域战略特色决定了长江经济带的区域战略价值。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要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价值可以在以下方面继续加强建设。

  一是完善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城镇化布局,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重点城市群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覆盖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加强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的规划发展,同时带动周边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协调发展。

  二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要共抓大保护,来刹住无序开发的情况,实现科学、绿色、可持续的开发。实事求是地看,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显著建设成就的同时,确实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地区的发展破坏了自然资源,带来了污染,生态变得脆弱。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是促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差异很大,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而中上游则比较落后。那么,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则有利于东部带动中西部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四是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西部、内陆和沿边开放力度。而长江经济带发展则能够很好地响应国家的这一开放号召,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有三大主要通道,即南方丝绸之路、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长江经济带沿海的开放水平,而发端于成都和宜宾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放建设,则能够提升内陆、沿江和沿边的开放水平,从而形成陆海双向开放新格局。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孙伊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