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十三五”医改路线图出炉 人民健康获得感将提升

2017年01月17日 09:22:1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十三五”医改路线图出炉

  健康“获得感”将这样提升

  这些天,在重庆市读书的小房,放寒假后回到家乡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他在家里算了算,自己过去一年在看病买药上的花费达到1000多元。让他烦恼的是,虽然兴义已经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他在重庆看病的费用却无法使用新农合报销。

  不过,小房面临的这种烦恼将很快消除。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需要完成的包括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等19项目标,标志着“十三五”时期中国医改路线图正式出炉。

  这个路线图对中国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人又将从中获得怎样的便利与实惠呢?

  看病收费更合理

  小房的家乡兴义市是中国西南部一个山多田少的小城,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俗语。因为经济不发达,当地人生活水平不高,因此人们在看病上的花费也很低。

  小房说,去年自己因为感冒、贫血等疾病,在重庆、兴义两地的社区医院输液、买药五六次,总共花了1000多元。“虽然我家在兴义市里做些小生意,但这些钱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规划》提出,到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力争降到10%以下;到2020年,增长幅度稳定在合理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将下降到28%左右。

  “对于《规划》,普通民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病费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介绍,2017年,国家将会进行一部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按照病人可能患有疾病病种的标准诊断流程来支付费用。到2020年,这项改革将覆盖到中国所有的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这样的话,中国普通人看病按项目付费的比例就很小了。”

  而针对一些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痼疾,《规划》提出将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药品出厂价格的追溯机制。王虎峰说,这将挤出药价的大量“水分”。

  分级诊疗更深入

  “看个感冒我也要去三甲医院,小诊所怎么放心?”在北京市一家国企上班的黄俊,家住在朝阳区常营地区的一个小区。过去一年,他患了3次感冒,前后花了五六百元钱,但每次他都会选择坐很长时间的地铁到朝阳医院去看病,仅排队、挂号就要花半个多小时。这么折腾,花费也不少,黄俊虽然很无奈,但也认为很有必要,“我家的小区里没有社区医院,街头的诊所我又不信任,只能到大医院去了”。

  破解群众看病难是中国医改的又一个课题。《规划》此次首次将开展分级诊疗制度试点放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首位,提出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开展试点。到2020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

  为此,《规划》强调,将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鼓励大医院医师下基层、退休医生开诊所。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王虎峰这样总结今后人们就医的新秩序。他认为,《规划》把分级诊疗放在首位,将优化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特别是重点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

  医保报销更方便

  “兴义的‘新农合医保’只能在兴义报销,那我以后在外地看病怎么报销?”打算在重庆工作、居住的小房对医保报销特别关心。

  为减少群众“跑腿”“垫资”,《规划》要求,2017年中国将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到2020年,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建立医保基金调剂平衡机制,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

  “可以非常明确地说,到2017年底,基本可以实现异地就医的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王虎峰说,将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这是基于物价上涨等因素的考虑,已经是一个很低的水平了。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表示,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还需要增强医保待遇的“可携带性”,真正惠及全国2亿多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流动人口。“最好能推出一个集纳各类医保服务的App,能够预约、挂号、报销等。”小房说。

  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达5万个

  “中医药元素”为医改添动力(链接)

  据新华社电 (记者王宾)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达5万个,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已覆盖逾40%的人群……岁末年初,中医药为健康中国建设交上“成绩单”。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我国将继续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中医药元素”将为深化医改、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注入新动力。

  中医药在减轻就医负担、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1月至9月,公立中医医院的次均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分别比公立医院低10.82%和23.5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渐趋完善,更多的中医药服务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应更多体现‘中医药元素’。”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强调,中医药具有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的特色优势,要让中医药助力提供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2016年12月,我国出台《中医药法》明确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责任编辑:李帅]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