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17省份实现医保“并轨”:如何惠及百姓 效果如何?

2016年08月15日 13:21:42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改革追踪看落实】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河北、湖北、内蒙古、江西、新疆、北京等17个省区市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

  城乡医保制度“并轨”的效果究竟如何?对医保基金的管理有怎样的作用?对参保者看病报销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

  在城乡居民医保“并轨”之前,家住浙江省杭州市的糖尿病患者顾晓秦,只能吃10块钱一瓶的药。现在,他买药的选择范围扩大了,虽然比过去多掏30多元,但“自付的部分和以前差不太多,药却上了一个档次”。

  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后,城乡居民不再受城乡身份的限制,医保管理服务实现一体化,城乡居民待遇普遍提高,不少地区新农合用药目录得到大幅扩容。

  在内蒙古,新农合药品目录由原来的1988种增加到2600多种,增幅在三成以上,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将逐步向城镇居民靠拢;在河北,按照保障待遇“就高不就低”进行整合,整合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能达到2900种左右;在宁夏,统一药品目录,农民可报销品种由918种扩大到2100种……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不但提高了就医层次、增加了定点医疗机构、让参保人的就医选择更多,而且医保基金的互助共济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

  价格谈判底气更足 有效监管医疗服务

  “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筹集资金、分担风险与购买服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朱俊生说,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一方面壮大了资金筹集规模,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医保部门在购买服务时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可以为参保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些专利药、进口药价格昂贵,个别药品国内外价格差较大,刺痛着百姓的神经。用行政手段强迫药品降价,有可能导致常用药和救命药出现“药荒”,或者同类药品价格飙升。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参保人数大幅增长,基金池扩大,“家底儿”厚了,使得医保部门的谈判底气更足。很多药企主动“以价换量”实现薄利多销,让药企和患者逐渐找到了利益平衡点。

  基金规模的扩大,还实现了“以量换服务”,调动医院等各种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让参保人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利于医保部门作为团购者同医疗服务提供部门进行价格谈判。”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说。

  促进患者合理就医用药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

  107家定点零售药店,家家都装有远程监控系统——江苏省苏州市人社部门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参保患者刷卡结算的每笔费用进行“无盲区”监管,从而使定点药店总体费用较整合前同比下降了20%。

  “我们在保证医疗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既要让医院降低患者每次看病的费用,又要防止个别医疗服务提供者把一次能看好的病分成几次看。”杭州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说,杭州市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后,建立了以总额预算为核心、智能审核为补充的医保监管体系,严格规范医院行为。整合后的一年间,杭州市本级医保基金支出增幅较上年下降了9.2%。

  宽敞明亮的大厅,崭新整洁的墙面,新近更新的医疗设备……临近中午,在天津市二甲医院北辰区中医医院门诊大厅,仍旧有不少待诊的患者。“自打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我们这儿就一直这么忙。”北辰区中医医院医保科负责人说,“如今,病人报销费用更方便了,医生治疗时可选择的药物更多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明显增强。” (记者 邱玥)

[责任编辑:葛新燕]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