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猴年电子红包那么多,为什么还是微信红包赢

2016年02月10日 08:32:00  来源:中华网
字号:    

  猴年春节红包大战比往年更有看点。其看点即在于各大平台对红包这个工具,对春节这个场景的激烈争夺。重量级红包玩家支付宝主要是咻一咻及集福卡的活动,剑指社交。微博红包选择与明星合作。百度钱包“新年开福袋”活动。红包“王者”微信红包则靠“红包照片+摇一摇”维持住红包领域的第一位置。

  据悉,猴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达到4.2亿人,收发总量达80.8亿个,是羊年除夕10.1亿个的8倍。最高峰发生在00:06:09,每秒钟收发40.9万个红包。此外,今年推出的除夕全新玩法——红包照片再次引爆朋友圈,共有2900万张珍贵红包照片发出,红包照片互动总次数超过1.92亿次。同时,在摇红包活动中,共计摇出1.82亿个红包。互动数据惊人。

  发红包的平台那么多,为什么还是微信红包赢?在我看来,微信红包在这场鏖战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势,所以才最终胜出。

  首先,线上红包为什么会诞生在微信,社交性就是终极回答,是为天时。从年俗的角度来看,亲友之间相互馈赠红包、寄予祝福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红包的本质不是它货币意义上代表了多少钱,而是映射了一种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和互动,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节社交载体。而作为依托于中国用户量最大、黏性最强的社交工具微信的产品,微信红包最让对手羡慕嫉妒恨的就是其社交性。

  红包照片是微信红包在社交这一优势上的又一次长袖善舞。把红包砸到春晚不难,跟着学就是,只要有钱。砸到朋友圈可是学不来的,因为大家都爱刷的朋友圈,只有微信才有。

  其次是地利。“有微信红包,才叫过年”已经不是一句口号了。也就是红包与微信之间建立的天然联想性。杰克·特劳特曾例举了9大实现差异化的方式,首当其冲的就是“成为第一”。微信红包是第一个植入到春节场景的线上红包,人们会认为第一个是原创,其他都是仿冒者。事实上也是这样,发展到现在,不管其他平台的红包怎么模仿和追赶,中国人的心智中已经将红包与微信建立了等号关系。

  事实上,中国人过春节据说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一代一代下来,才传承了诸如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等年俗,微信红包却可能是用最少时间成为国人接受的年俗之一。

  再来说人和。在诸多发红包的平台中,微信时刻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让红包成为年节之下表情达意的重要情感载体。

  都刷过一轮红包,但还是觉得微信红包的体验相对来说更好?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没那么容易,它肯定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综合结果,但其中肯定缺不了微信团队对人性的洞悉。由于对人性的洞悉,微信红包尽管占据先发优势,但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三年来,微信红包的产品设计和功能点不断创新,持续不断地为用户带来惊喜和尖叫。

  今年,微信红包不仅首创红包照片,而且在摇一摇、个人红包等的玩法上也让人耳目一新。比如,拜年红包就进化为可以在红包页面上放照片,更具代入感。比如,摇一摇红包如果没有摇到,点击下方赞助商的logo还有“惊喜”。

  红包照片在经过公测后还及时调整了玩法,除夕时以随机入口和摇出权限的方式来避免朋友圈“霸屏”,就是为了不损害用户的体验,这无疑是微信对体验的极致追求。如果换别的产品,看到“霸屏”这样的情况可能会觉得兴奋异常,因为这意味着产品爆了,数据亮眼。但是微信第一时间表现出来的却是警惕。另外,能在一两个星期内就快速更改策略,重新更新版本,这得是多么恐怖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执行力?!

  有庞大的社交关系链,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有充分而深入的人性洞察,更有对用户体验的洁癖式追求,不是微信赢还能是谁赢?

[责任编辑:马一娜]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