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自贸区融便宜钱:贷款利率比境内常低一个百分点

2015-04-22 09:13 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昨日,广东自贸区正式对外揭牌。作为自贸区内最重要的主体之一,金融机构昨日也纷纷在南沙挂牌。中行在南沙片区首发了人民币跨境贷款等多项业务。南都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广东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FT账户体系,人行广州分行告诉南都记者,目前

  正在研究FT账户监管细则。广东银监局昨日也表示,从政策、机构、业务三方面加大创新,设立区内银行业准入事项绿色快速通道,支持自贸区建设。

  跨境人民币贷款利率低

  昨日,入驻广东自贸区的银行开展了多项区内业务首发。如中国银行当天实现首发人民币跨境贷款业务、首笔微型企业贷款、首发大宗商品远期交易等业务。各家商业银行在用足自贸区的政策同时,亦结合自身传统优势,在自贸区内发展重点也有所不同。

  农行广东分行对南都记者表示,该行侧重于向为广东自贸区内总部经济企业、高端装备及技术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行业客户及个人客户提供跨境金融“一站式”服务,包括企业及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及贷款、贸易金融、本外币跨境资金池等一系列跨境金融服务和创新产品。广发银行[微博]还专设自贸区跨境直贷、跨境本外币双向资金池、融资租赁保函等创新金融服务方案。

  据悉,以跨境人民币贷款为例,银行为自贸区内银行引入海外人民币资金融资成本相较于国内融资利率更低。如中行为南沙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发放累计人民币1亿元的跨境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融资利率相当于当前人行设定的基准利率下浮13%。而农行昨日上午办理的两笔贷款业务,合计金额1.2亿元,优惠利率3.9%-4%。农行相关人士表示,跨境人民币贷款利率比境内贷款利率通常低一个百分点。

  当天,结合自贸区的政策,中行设立“中国银行南沙全球金融服务基地”,农行成立“粤港澳跨境业务创新基地”。其中,“中国银行南沙全球金融服务基地”服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直接投资、基金、保险、租赁等多个金融领域。而农行的粤港澳跨境业务创新基地旨在通过机制、流程和人员等多方保障,最大程度、最快速度响应和跟进自贸区各项优惠政策,更好地服务自贸区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成本。

  正研究FT账户细则

  浦发银行广州南沙自贸区支行也于昨日正式对外揭牌。在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中,浦发银行作为上海国资整合平台,一直是先行先试的商业银行之一。浦发银行国际业务管理部总经理刘凌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自贸区金融业发展可依托粤港澳一体化,寻求差异化发展之路。

  刘凌表示,浦发银行南沙自贸区业务发展,将主要采用上海经验为主。与此同时,广东自贸区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特点以及市场需求,会有一定差异。比如,上海自贸区以金融和航运为主,广东则可依靠粤港澳一体化。“广东在跨境人民币方面有传统优势,可以引导香港离岸资金进入广东。”刘凌说道。

  中行广东省分行人士则表示,南沙片区是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中最大的一个,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承载能力强、发展空间大,可以面向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大开放力度,南沙新区的融资租赁、跨境电商、航运等都很有发展潜力。横琴新区可以打好“澳门牌”。

  刘凌还介绍了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来浦发银行相关业务的发展情况。据刘凌介绍,从实践来看,上海自贸区最受欢迎的业务是人民币跨境资金池业务。区内企业最关注的,则是如何从境内融资。截至3月末,浦发银行FT账户存款6亿元,贷款39.7亿元。目前,区内企业FT账户存款较少,贷款需求非常旺盛。“主要是企业境外融资成本要比境内低。目前,人民币境外贷款利率比境内贷款利率要低90-100BP。”刘凌说道。

  南都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广东自贸区金融发展中最紧要的问题是,FT账户细则尚未出台。在未建立FT账户时,虽然也可以开展一些跨境和离岸业务,但是无法把控资本流动的风险,相关业务很难大规模开展。“FT账户运行后,自贸区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下的资金业务将通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划拨也将基本自由,兑换和投资业务也将不断推进。这是之前无法做到的。”上述行业人士如此说道。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在研究FT账户监管细则。按照刘凌的看法,由于上海自贸区FT账户已经运营一段时间了,只要广东FT账户监管细则一出台,各家银行应该会很快能够上线运营FT系统。

[责任编辑: 马迪]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