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数量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已达482.4亿美元,2005年-2014年的10年间,我国进口食品贸易额增长4.3倍,年增长率达17.6%。”这是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今日从质检总局获悉的。
今日是世界卫生日,质检总局发布《2014年全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通报了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状况,呼吁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格局,保障全球食品安全。
据WTO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食品农产品贸易总额排名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市场。而随着贸易全球化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对进口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据质检总局介绍,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贸易还呈现进口来源范围广泛、进口种类十分齐全、进口口岸相对集中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来源地更加国际化。2014年,我国从192个国家或地区进口食品,其中进口食品贸易额列前10位的分别为:欧盟、东盟、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和韩国,共397.8亿美元,占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82.5%。
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的品种几乎涵盖了全球各类质优价廉的食品。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贸易额列前10位的食品种类分别为:乳制品类、油脂及油料类、水产及制品类、肉类、粮谷及制品类、酒类、糖类、饮料类和其他加工食品类和罐头类,共453.4亿美元,占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94.0%。其中:植物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大宗食品的进口量分别达到854.1万吨、149.9万吨、279.2万吨、334.8万吨,进口食品安全与消费者健康安全越来越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的口岸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2014年,我国有481个口岸进口食品;但进口食品贸易额列前10位的口岸分别是:上海、天津、广州、青岛、大连、深圳、苏州、北京、厦门、泰州,共375.7亿美元,占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77.9%。
另外,随着进口食品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人民对进口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质检总局在白皮书中表示:2014年,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特别是糕点饼干类、饮料类、粮谷及制品类、糖类、乳制品类、酒类、调味品类、水产及制品类、其他加工食品类、干坚果类,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84.1%。
2014年,质检总局对64个国家36种食品开展检验检疫准入评估,累计对14465家境外食品企业进行注册,对76782家境外出口商和19108家境内进口商实施备案。在进口时严格检验检疫,2014年,从79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食品中共退运或销毁不合格进口食品3503批、2.4万吨、3268万美元;对44种高风险食品进行风险监控;及时发布81个风险预警。在进口后严格后续监管,敦促企业建立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公布了31家有不良记录的进口食品企业名单,加大对违规企业处罚力度。
[责任编辑: 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