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具卖煤卖烟花的争换“身份证”,但概念炒作居多,公司主营和成长存疑
对普通人来说,换个名字可能只是换个身份证。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改个名字,股价却能飞上天。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38家公司改名换姓。这些公司都把“互联网”变成了改名方向,无论是卖药的、做家具的、卖油的,还是卖烟花、卖煤的,全部改成了高大上的互联网新名字。改名后,这些公司的股价也都飞上了天。自3月份以来,已经有15家公司改名换姓,平均股价上涨了51%。不过,在这场改名大潮中,这些打着“转型”旗号的公司,能否在陌生产业中起飞还是个未知数。
还记得做家具的科冕木业吗
它已经改名天神娱乐了
昨天,A股又多了一只百元股天神娱乐,以103.91元报收。但这只注册地在大连的股票,办公地点却在北京市东城区白桥大街15号嘉禾国信大厦。
4月2日之前,它的名字还叫科冕木业,主营地板及其他木制品的加工、制造及销售的科冕木业,4月2日之后,有了个新名字“天神娱乐”,主营业务变更为网页网游和移动网游的研发和发行,公司称改名是因为公司全力发展游戏业务,利于公司提升业绩。
公司公布了收购多家游戏公司的公告,公司股价也从停牌前的57.5元一跃涨到了昨天收盘的103.91元,涨幅达到80%。
频繁改名的上市公司,也让很多老股民傻傻分不清楚。炒股10多年的萧大伯,昨天看到涨停板上一只“中安消”的股票,再一看代码600654.SH。“这不是原来的飞乐股份吗,大小飞乐当年可是大牛股啊。”萧大伯说,如果不看代码,它都认不出中安消是做什么的啦。没有改名的飞乐音响昨天跌了0.5%,股价报11.94元。改名为中安消的飞乐股份昨天无量涨停,股价以11.43元报收,但再过半个月,中安消涨到20元以上时,飞乐音响说不定还在11元附近震荡呢。
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股票简称变更67次,剔除因业绩相关因素戴帽或摘帽(ST)外,更名的公司仍有38家。
本轮牛市行情中,环保、娱乐、智慧、资本、高铁等是炒作热点,上市公司的改名也越来越霸气时髦。高铁是今年的一大炒作热点,宝利来直接把简称改成了“神州高铁”,新世纪改成了联络互动,海隆软件更名为“二三四五”,开元投资更名“国际医学”,中国玻纤更名“中国巨石”,之前卖煤的爱使股份更名“游久游戏”、原来做餐饮的湘鄂情改成了“中科云网”等。更夸张的是主营烟花的熊猫烟花,拟投资互联网金融,果断把名字改成了“熊猫金控”。熊猫烟花还因为改名过猛,遭到上交所的两次问询,引起市场一片轩然大波。
原来很中规中矩的名字,一改之后,瞬间高大上了,有没有!
15公司一个月平均涨51%
名字一改,股价飞起来
好名字不仅代表一个符号,还有深刻的寓意。一般人改名,都是期待带来好运气,比如五行缺金,可能改个带金的名字。但上市公司现在改名,几乎一股脑地往最热的“互联网+”上靠,主营业务未见有多大的改观,股价却已经一飞冲天。
在改名前后,相关上市公司就被资金热炒,熊猫烟花改名公告前,已经连收两个涨停,目前处于停牌中,按照目前的行情,复牌后也有望继续大涨。据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达10.07%,持股20天上涨概率达68.57%。目前的牛市行情中,改名带来的热炒,更是将“改名收益”最大化。
最近一个月,有15家上市公司改名,这些公司无一例外都出现了股价暴涨。自3月1日以来,联络互动股价已经上涨了115.8%,今年以来的涨幅更是高达284.76%。二三四五、天神互动同期涨幅分别是96%和80.71%。这三家公司无一例外都变身互联网概念股。另外,恒顺众昇、南华生物、游久游戏、天沃科技、神州高铁等涨幅也都超过了50%。
除了刚复牌一个交易日的中安消涨了10%外,众合科技涨了13.84%、昆药集团上涨了19.4%。其余的石化油服、中国巨石、柘中股份、健民集团、昆药集团等,股价一个月涨幅20~50%。
名字相当于一个公司的“门面”,如果取得不好还会起到反作用。A股历史上,也有“整容”失败的案例。2012年,“星河生物”将公司股票简称改为“菇木真”,这个土里土气的名字遭到市场的“白眼”,在100个交易日中下跌了76%。8个月后,意识到大事不妙的公司赶紧又将名称改回“星河生物”,此后股价随即连拉四个涨停板。
另一个失败的案例是中科云网,由餐饮企业湘鄂情变身而来的这家公司,最近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14年度亏损5.3亿元至5.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64亿元。近期因为4.8亿债券违约,被机构集体抛弃。4月2日,公司副总裁王钢辞职。股价近期也连续阴跌。
阳煤化工已改名13次
任性换马甲,有人管吗
“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股民。”最近股市火爆,吸引了很多新股民入市。上市公司也借助牛市,频繁制造概念配合炒作,其中改名就是最立竿见影的手段。
据同花顺统计显示,自国内有股市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298家公司有过改名记录,占比几近50%。2014年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股票简称变更182次,其中85次改名是由于业绩相关因素戴帽或摘帽。而2013年上市公司共改名169次,其中119次为ST帽子的变换。
A股历史上更名次数最多的是阳煤化工,更名次数达到13次,曾用名包括东新电碳、林凤控股等。排名并列第二的是西部资源和浪莎股份,西部资源曾用过东方电工、鼎天科技、绵阳高新等名字,浪莎股份有ST长控等简称。南通科技、深信泰丰、富奥股份等也更名10次以上。
“上市公司的简称一般是公司的门面,待变量公司的主营业务,随便更换名字,虽然会受资金追捧,但公司的未来还要靠主营业绩说话。”本报微信公众号钱哥私募沙龙专家、中信浙江首席投顾钱向劲表示,时下的上市公司更名热,多数都是往热门炒作题材靠,故意留下炒作空间,多数都是短炒,没有长远规划。这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更不利于普通股民辨识。
对于上市公司频繁更名,尽管这属于公司的自主权限,可以充分使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股票名称属于市场交易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是企业向市场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渠道之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判断,因此不能听之任之,需要自律监管机构的介入和有效规范。
打开港股,股价低于0.1港元的上市公司中,很多都是头顶“国际”、“矿业”、“科技”、“资源”、“投资”、“电讯”等高大上头衔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名字,跟其主营业务相距十万八千里,如果有投资者单纯依靠名字,买入这些“大”股票,上当的概率很大。如果有一天,A股遍地都是带着“环保”、“游戏”、“互联”、“金控”等的公司时,投资者还能辨识出这些穿了新马甲的公司吗?
[责任编辑: 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