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保监会现场检查已在部分保险公司率先开始。当日,保监会已对泰康进行了现场检查,而且即将前往阳光人寿进行现场检查。该人士透露,现场检查的内容不仅是两融业务的合规性。而此前一天,证监会表示将启动券商两融的第二轮现场检查,
监管层又对银行加强信贷管理,严控流向股市。
两融“体检”融资退烧:民生银行8个交易日遭融资净偿还逾23亿元
在近900只两融标的股中,民生银行的融资业务区间净偿还额最高;16家银行股中,有半数区间融资净买入额为负值
草木皆兵。以此来形容二级市场对于监管部门两融检查的反应恐怕并不为过。事实上,过度解读导致的恐慌情绪不仅仅在二级市场被放大,两融市场资金也在加紧做出方向性选择。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从1月19日至1月28日,16家银行股中有半数呈现区间融资买入净偿还,合计净偿还额为24.31亿元,这与银行股去年四季度以来融资买入额持续飙升形成鲜明反差,其中,民生银行在上述8个交易日的区间融资净偿还高达23.47亿元。
两融余额居高不下
券商再次“体检”
1月28日晚,针对券商两融业务再迎监管检查的传闻,证监会回应称,“1月16日,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
事实上,证监会1月16日向市场通报的两融检查以及处罚结果,曾经被过度解读,甚至引发二级市场恐慌性抛盘。当日,作为融资业务资金主战场的银行股更是集体跌停。
不过,从数字上来看,1月19日的A股大跌似乎并未能扭转两融业务的增势,A股的融资余额经历短暂下降后再创新高。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达11278亿元,而两融余额亦达11344亿元,两个数值均为两融历史单日最高值。
此次券商两融业务检查“下半场”的消息依旧在二级市场掀起了波澜,昨日银行股集体下跌超过2.4%。其中,跌幅最大的为中国银行,下跌3.3%;其次为民生银行,下跌3.12%;此外,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的跌幅也均超过了2.5%。
事实上,银行股昨日的二级市场表现并不令人意外。
数据显示,从本轮牛市的起点(2014年11月初)起算至今年1月18日,16家上市银行两融业务中的融资净买入合计为577.71亿元。其中,中国银行的区间融资买入额最高,为95.16亿元;其后依次为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
资金调整配置结构
部分银行暂时被弃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今年1月19日以来,两融业务余额还是“屡创新高”,但是其内涵,也就是标的资产的具体配置已经发生变化。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从1月19日至1月28日,16家银行股中有半数呈现区间融资买入净偿还,合计净偿还额为24.31亿元,其中,民生银行在上述8个交易日的区间融资净偿还高达23.47亿元。
换句话说,银行股对“屡创新高”的贡献是负增长。
具体来看,除了民生银行以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均属于上述区间内融资净偿还的银行股,净偿还额度也是由高至低。再以民生银行为例看细节,该银行单日融资买入/融资偿还的比值最低的是1月20日,当日买入数量还不足偿还数量的一半;而融资买入绝对值最低的是1月28日,其当日融资买入额不足4亿元,而1月19日则为10.29亿元。
上述时间段呈现融资净买入的8家银行(由高至低分别为浦发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中信银行)中,浦发银行在所有的两融标的中区间净买入量排名第十位,低于中小板的科大讯飞。浦发银行在上述时间段内,仅1月26日和1月27日两个交易日呈现单日融资净偿还,其余6个交易日均呈现净买入,而且恰恰是民生银行净偿还最高的1月20日,浦发银行的融资买入/融资偿还比值最高。
从这些细节数据不难看出,对于两融资金来说,银行股不再是铁板一块,也无需保持集体行动,“调结构”甚至已经展开。(证券日报)
“1·19”后再查券商两融业务券商股 8个交易日融资额净卖出50亿元
此前的1月5日至1月16日的10个交易日券商股融资净买入119.6亿元
继1月16日证监会公布对两融业务违规的12家券商进行处罚后,2月起又将对剩余46家券商的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证监会同时表示,此次两融检查属于上次检查的延续,“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尽管如此,昨日券商股还是受到了“小惊吓”,除申万宏源 、东吴证券红盘报收外,其余全部绿盘报收。其中,国信证券跌幅最小,为-2.02%;国元证券跌幅最大,为-4.09%;另有13只券商股股价跌幅均超过了3%。
而继“1·19”A股市场大跌后,券商标的股的两融市场更是“士气低落”。《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1月5日至1月16日的10个交易日18只券商股融资净买入额为119.6亿元,而1月19日至1月28日的8个交易日,券商股融资净卖出额高达49.9亿元。
1月17日,证监会通报了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的现场检查结果,12家券商因在融资融券业务存在违规行为被点名。受此影响,1月19日券商股全线跌停。当日,券商股融资买入额为38.65亿元,融资卖出额为100.86亿元,净卖出额为62.21亿元;融券余量为2097.79万股,融券净卖出量35.82万股。
此后,券商股便一蹶不振,一直处于振荡整理态势。1月19日至1月28日的8个交易日,18只券商标的股期间融资买入额945.62亿元,偿还额995.52亿元,净卖出额49.9亿元。其中,只有华泰证券出现净买入,金额为3.61亿元,大券商和涨幅较大的券商净卖出额最多,中信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西南证券的净卖出额均超过4亿元,分别为9.46亿元、4.82亿元、4.73亿元、4.56亿元、4.14亿元,国元证券净卖出额最少,仅为2339.47万元。从融券情况看,期间融券余量1775.39万股;期间卖出量15.39亿股,偿还量15.43亿股;期间净卖出量383.83万股,净卖出额7481.36万元。
对于券商股的后市走势,华泰证券非银分析师罗毅认为,这次的46家被查券商,主要是中小券商。中小券商两融份额较低,不必草木皆兵。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91家券商按两融规模排序,前45家券商份额达91%,而后46家占比仅9%。这次检查结果的处理方式亦将更为温和,如果券商股出现大幅波动,则是买入机会。
中金公司则认为,这将对目前的市场情绪不利。当前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较高,而存在货币当局不一定按照市场预期的节奏和方式进行放松的可能性,同时,市场累积涨幅已经接近70%,存在一定的获利了结的压力。再加上外围国际环境动荡,货币贬值此起彼伏,带来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短期风险偏好的下降。(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