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国企应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形成新竞争力
■本报见习记者 苏诗钰
2014年以来,地方国资改革已初见成效。从上海到广东,从安徽到贵州,国资改革集结号从中央吹响后,陆续蔓延到地方。除上述地区外,北京、黑龙江、山东、重庆、天津、深圳等20多个省市国资改革今年以来纷纷启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地方出台的国资改革方案多数是原则性改革方案,并且目前还没有落到实处。不少地方在原企业基础上,更多的是着眼于增量改革。“国企应该在混合所有制推进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竞争力。”
广东国资改革方案明确,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造改革,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同时形成30家左右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或资产超1000亿元、初具国际竞争力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上海出台的改革意见中,也提出要经过3年至5年的持续推进,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除国家政策明确必须保持国有独资,其余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目标。
刘瑞告诉记者,上海设立的国有资本公司就是响应了中央的要求,由过去的管理企业专项管理资本。资本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国有企业可按照资本的运作进行管理。可以由几个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共同组建一个母公司,形成资本公司,推行资本运作。当公司的资本增强以后,便可收购新的企业,将公司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上海国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上海在国企分类监管、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资流动平台建设、国企走向海外等几大主要方向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据了解,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两大国资流动平台。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上海市国资系统企业资产总额为34185.3亿元,同比增长12.6%。今年以来,共有21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施重组,累计募资或重组资产1457.59亿元。据悉,下一步,上海将积极打造公众公司,继续制定出台一批配套措施,包括企业领导人员薪酬改革方案、逐步提高市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工作方案、非上市公司分级分类信息披露操作规则等。
“多个省份的改革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引进社会资本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意味着国资将更多地引进社会资本。”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认为,地方国企下一步改革仍将发展混合所有制。首先要改变体制困局,改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破除对国有垄断和民营资本歧视或者排斥的怪圈,要让民营资本出资并真正参与国企决策,并行使权益,这样才能够改变民营资本不愿意参与国企改革的现状。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