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社区成京籍食品巨头必争之地

2014-09-17 09:11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继北京稻香村、义利之后,又一北京老牌食品品牌加码社区商业。北京二商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豪义日前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在已有的超市店中店外,大红门下半年将集中开拓社区店渠道,启动“社区服务圈”建设。此前,北京另一传统品牌义利也在北京开出了数十家社区店。在零售业内人士看来,社区直营店可以摆脱商超对渠道的控制,但对供应链、运营组织等要求颇高。同时,这些门店还要面对租金、人力等成本压力。

  大红门深入社区

  “下半年集中将社区店这个事情做起来,预计在通州和朝阳开5家社区店。”冯豪义表示,在社区店的运营模式推广成功后会加速开店,但现阶段还是要“把握节奏”。据冯豪义介绍,大红门已经在超市开设了48个店中店,社区店之前探索性地开设了七八家。“社区店的价格会比超市店便宜5%-8%,品类上也更齐全,促销力度更大。”

  北京二商大红门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是北京二商旗下集生猪屠宰、冷鲜肉加工、熟肉制品生产、冷冻冷藏、物流配送和连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国有肉类联合加工企业。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一般情况下,北京市场每天的猪肉供应量大概在2.5万头,而大红门猪肉产品占到北京市场份额的50%以上。节假日供应量会明显增多,比如“中秋”、“国庆”两节,大红门9月的供应量预计达到60万头生猪。

  冯豪义称,北京有1400多个社区,现在开店数量并不算多,属于起步阶段,在运营模式等摸索成熟后,会加速推广覆盖到北京其他社区。上述人士还透露,大红门希望与社区合作,除了售卖猪肉产品,还可以开展更多的社区服务内容。

  老字号相继重启

  大红门只是众多看中社区商机的老字号之一。上月,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义利”也开始了社区连锁店之路。据一轻食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义利连锁公司总经理马春英透露,未来三年,义利有望在京城布局300家连锁店,全面覆盖北京郊区县。目前,义利已在京开设了45家直营店。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红门社区直营店、义利连锁店的模式与北京稻香村相似。北京稻香村1984年复业后,除了不放弃商超市场还开启了直营店模式,2003年9月,京城老字号稻香村的第一家社区店在北京著名的海运仓危改小区正式开业,至今已有百余家店,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

  在上述人士看来,在连锁店发展的带动下,逐步增加产品类别和企业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场规模,这是老字号激发活力的常规路径。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主任董利曾公开表示,在欧美发达国家,社区商业早已成为居民综合消费的载体,约占社会商业支出总额的 60%,人均商业面积达1.5-1.8平方米。早在多年前的上海,就称每花掉3元,就有1元给了社区商业。而在北京,数据显示,人均商业面积仅为0.7平方米,北京社区商业蕴藏着巨量的市场空间。

  供应链存风险

  大红门社区店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北京商报记者在青年沟路、东双贝子坟路等地看到名为大红门的冷鲜肉店,但冯豪义表示,这些店并不是大红门直营店,他称,目前大红门社区店全市只有七八家,不排除有些客户以大红门的名义在开店。

  同时,产品进入商超,一般情况下需要进场费、条码费、活动费、新品费等大大小小的费用,加起来动辄数十万元,与之相比,社区连锁店的优势自不待言,但同时对品牌的要求也更高,单独开店需要更全面的产品线和供应链支撑。

  以首开老字号连锁发展先河的北京稻香村为例,大约有700种产品,包括糕点、主食、速冻食品和肉食产品。北京商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多家义利连锁店看到,面积不大的门店里包括糕点、面包、巧克力,除了义利历史上的产品系列,还上线了冷食柜台。北冰洋双棒、甜筒冰激凌以及小豆、红果冰棍等传统商品也将在全市义利连锁店销售。

  冯豪义表示,公司现在主要产品有生、熟肉制品两大类。他表示,会根据市场和消费需求,调节产品,组建立体的产品线。

  对于老字号品牌来说,多数坚持只做北京市场,而背后是其供应链不足的难题。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奇表示,会借助政策的优势,不排除让北冰洋和义利两大品牌走向全国,京津冀一体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会抓住时机寻求发展,京津冀人口数量庞大,对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 邵蓝洁 实习记者 贾紫彤

[责任编辑: 宿静]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