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真实的任正非: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华为

2014-06-26 16:39 来源:新快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 卢云龙

  华为是一家怎样的企业?随便拉来一个路人,可能都能说上两句:“可赚钱了”,“薪水高,清洁工年薪都几十万”,“管理很严格,员工都不用睡觉”……至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更显神秘了:靠东拼西凑的两万元启动资金,用了不到30年时间,带领华为发展成一家年营业额达385亿美元的巨擎;两次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全球一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

  如此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大人物,竟然从未接受过媒体的公开采访,并且一直坚持不让华为上市,不接受资本入场。再加上西方媒体时不时抛出的任正非“红色背景”论调,令这个70岁老人的身上被贴上了更多神化标签,“推崇毛泽东思想的”,“爱搞军事管理”,“头狼”,“充满危机感、没有一刻肯停下脚步的管理之神”等等。

  对于这些或真或假的传言、评论和批评,华为从来没有主动公开证实、否认或驳斥。任正非及其治下的华为依然在按着自己的节奏做生产“打粮食”,分配股权激励员工,开放分享寻求扩张共赢……

  6月16日,任正非在华为“蓝血十杰”表彰会后首次接受国内媒体的专访,以一位坦率而睿智的长者身份,勾画了真实华为的轮廓。听君一席话后,你可以说已掌握了华为的“成功秘诀”,也可能感觉不外如是;所有的案例和理论都能在管理书籍上找到,你如梦初醒也好,偶像幻灭也罢,这就是真实的华为,真实的任正非。

  真实的华为

  华为的价值

  今年步入古稀之年的任正非,首次和国内媒体见面,开场就以一句“都说要揭开神秘面纱,其实揭开后一看,满脸都是皱纹”,一下子拉近了与记者们的距离。

  看得出来,任正非既不愿华为被外界神化,也不希望被认为是在闭门造车,所以一上来就说公司最大的“商业机密”。

  “中国五千年文明说‘童叟无欺’,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共产党讲‘为人民服务’,也是以客户为中心。我们为客户服务,我想赚你的钱,就要为你服务好。其实我们就这点价值,没有其他东西。华为没有独特的文化,也没有超越中国五千年的基础文化,(只是)将这种文化精神付诸实施。”

  任正非不怕公开华为的核心价值所在,可能是因为对手知道了也未必敢复制。

  “我们不怕牺牲,用实践说明了我们对客户的责任。当日本“3·11”,地震海啸发生时,福岛核泄漏,我们员工背起背包,和难民反方向行动,走向海啸现场、核辐射现场、地震现场,去抢修通信设备。当智利九级地震发生时,我们有三个员工困在中心区域,恢复通信后,三个员工傻乎乎地背着背包,就往九级地震中心区去抢修微波,逆避险的方向,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对客户,华为用“弟兄们”的艰苦奋斗,做了全世界最好的广告,任正非认为这比什么宣传都更有效,因此,在信息安全被炒作得一片火光中,“客户还是信任我们,现在华为还在增长”。

  华为的管理

  华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始终保持着极其快速的前进步伐,才能得以将一个个历史悠久、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对手甩在身后。但即便这样,仍不时传出任正非在内部“泼冷水”的声音,比如华为的“冬天来了”,“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甚至要求干部们坚持对自己、对今天、对明天批判,以及对批判的批判。

  一些研究任正非的人说,这是出于其自身无一刻不存在的危机感,但任正非首度开腔即否认公司在施行危机管理。“这是假设,不是危机意识。诚惶诚恐不可能成功。”

  “我们公司前段时间挺骄傲的,大家以为我们是处在行业领先位置。但是做了战略沙盘(推演)后,才发现在全世界市场的重大战略机会点,我们占不到10%,弟兄们的优越感就没有了,知道如何努力了。这不是危机意识,这就是假设,假设未来的方向。我们是假设个危机来对比华为,而不是制造一种恐慌危机。”

  任正非说,华为历经二十年,花费十数亿美元从西方引进了管理,虽然在管理上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创造了较高的企业效率,但其实还没真正认识到西方工业革命的真谛。

  2013年,华为开始在内部寻找“蓝血十杰”,目的是将西方管理学从序论重新读起。

  任正非说,“我们要学习‘蓝血十杰’对数据和事实的科学精神,使各部门、各岗位就其所承担的主要职责获得集成化的、高效的流程支持。”

  任正非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流程管理对华为的重要性,“华为实现流程化后,就像一条蛇,蛇头不断随需求摆动,身子每个关节都用流程连接好了。蛇头转过来后,组织管理就能跟得上变化。流程化就是简化管理,简化服务与成本。”

  但同时,他又生怕内部会片面理解“蓝血十杰”,在表彰会上特别强调管理者要避免孤芳自赏,自我膨胀,“管理之神要向经营之神迈进,经营之神的价值观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管理的目的就是多产粮食”。

  资金、人才与对手

  让外界非议华为在闭门造车的,除了与媒体隔绝的神秘感之外,还因为任正非多年来一直坚持不进资本市场。在他看来,如果大量资本进入华为,结果一定是被迫多元化,进而摧毁华为至今还没有全部理顺的管理。

  “我们一定要在5-10年内使自己的管理体系,赶上西方最优秀公司,就得聚焦,少点繁杂,否则这廿多年引进的管理就冲乱了。所以我们决心不进资本市场,不多元化,如果我们的发展不需要太大规模,怎么会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呢?”

  要做世界最优秀的公司,自然需要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华为员工的高薪和福利优厚也不是什么秘密。但任正非说,他们面临的现实是人才也在流失,“我们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的激励机制能留下人,也抵挡不住互联网企业招我们的人,常常也是无奈。”

  但任正非仍坚持对内提“艰苦奋斗”、“多打粮食”,因为,除了为客户服务这点价值,“华为也是一无所有,只能靠自己”。

  与此同时,任正非眼中的最大竞争对手,还是自己,“在华为公司的前进中,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能够阻止我们的,就是内部腐败。最大的竞争者就是我们自己。”

  真实的任正非

  任正非不是那种气场强大的演讲者,也不会乱抛些冷幽默套近乎。面上沟壑纵横的皱纹述说着早年艰苦的经历,一笑起来偏又显得分外和蔼可亲。

  这样的任正非很真实,真实到一个多小时专访下来,大多数人都忘记了面前娓娓而谈的老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美国近年频频以安全为由“打压”的企业领导人。

  所以,当任正非说总不见国内媒体,是因为“国内商业生态环境没有困难,这次也是公共关系部逼的”时候,记者们第一时间“原谅”了他。

  任正非没有借这次机会向记者大谈当年创业的艰辛,企业遭遇危机时的运筹帷幄等的“威水史”。看得出,早已“功成名就”的任正非并不愿意谈论自己,无论记者的问题如何触及个人,他总是将之引导到企业管理之上,顺带着澄清公众对华为的某个误解。

  “我们不怕批判,不怕反对,但是不要曲解我的意思”,他说。

  用这样的方式,任正非成功地在很短时间内给媒体勾画了一个真实的华为,却满足不了众人对他本人的好奇心,只知道这是一个仍不服老的华为管理者,但绝不恋栈权位,承诺“所有家人永远不会接班华为,为避免外界的、舆论的、内部的猜测,搞乱了公司”。

  尽管如此,我们仍尝试从一些华为内部人士口中,描绘出更丰满、更真实的华为“管理之神”。

  ■链接

  华为人眼中的任正非

  技术部张先生

  负责技术工作的张先生其实与任正非没有太多的交集,但他是从公司制度上欣赏任正非。“华为是一个黄埔军校,任正非是以一个校长的身份出现在员工当中”。

  海外事业部Recheal

  Recheal喜欢用“大器”来形容这位大老板,她觉得华为员工对任正非都存在一定的个人崇拜,虽然还不能用“思想家”这个高度来形容任正非,但她认为任正非确实在用思想魅力管理公司,每次华为有新的变革时,任正非都会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

  从一个很现实角度看,任正非给华为员工的福利也令到包括她在内的很多员工满意。

  司机

  华为车队的司机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沉稳、礼貌、自信,当问到任正非,他只说一句话:“这人太牛了!”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