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1月12日晚间宣布加强IPO监管之后,本周定价的IPO公司估值出现了明显下降。上周之前深交所IPO公司的定价市盈率平均水平为34倍,本周已经定价的7家公司降至30倍。
本周IPO公司定价大幅下降
昨日有7家公司公布了IPO定价,这些公司中,定价估值最高的恒华科技,定价对应42.16倍市盈率,最低的汇金股份对应21.33倍。
7家公司定价估值的平均值为30倍。剔除掉奥赛康,此前深市11家公司定价估值的均值为34倍,本周的IPO公司定价估值出现明显下降。
1月1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规则,要求IPO公司定价区间的估值超过行业平均市盈率的,需要连续三周披露风险。这一措施被认为和上一次IPO过程中的超过行业市盈率“25%”需警示的规则类似,市场预期这类似于窗口指导,会降低IPO发行市盈率。
部分公司定价低于大部分报价
估值的调整有发行人和承销商主动调整的痕迹。以众信旅游为例,这家公司最终定价23.15元,对应2012年净利润发行后市盈率为22.05倍。目前A股同行业公司的平均估值是42.5倍。
在网下询价过程中,614家投资者报价,其中大部分公募基金的报价在40元上方,中欧基金报价58.18元,公募基金的最低报价是33.5元。
众信旅游选择了剔除31.8元以上的所有报价,这一部分占所有投资人申购量的96.33%,只有低报价的群体落入了有效报价范围。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汇金股份的定价中,汇金股份发行价18.77元,对应市盈率21.33倍,同行业平均市盈率为33.54倍。汇金股份在确定定价区间时,剔除了对应申购量占比95.57%的报价。
实际上,汇金股份网下投资者定价最高报价超过45元,有60%的申购报价高于37元。在207个报价中,仅有一名个人投资者报价低于20元。
汇金股份原本应在周一刊登定价发行等公告,但因证监会周日晚间发布新规,延迟了一天才确定价格。
低价或为满足老股转让等多个要求
“这好比你去买条鱼,你说10元一条怎么样,老板说,不,8块一条。”一名保荐代表说,这可能是发行人和机构应对希望尽快顺利发行做出的调整。
部分机构人士指出,众信旅游的发行价有可能是为了同时满足老股转让不超过新股、不能超募、同时老股转让加新股不低于25%公众股比例的要求,简单地算出来的。
部分投资者透露,如果约定不超募、老股转让不超过新股发行、公众股不低于25%,算上承销费用,算出的众信旅游的定价恰是目前定价23.15元。不过证监会此前没有明确对老股转让规模等做出限制,仅要求发行人和承销商平衡考虑。
另一个例子是恒华科技,其转让老股的规模也与新股规模接近,新股发行632万股,老股转让576万股,但其定价估值是本周已经公布定价的6家公司中最高的,其定价43.21元,估值达到42.16倍,与行业平均值46.28倍相去不远。其定价也恰好满足前述要求。
不过,新股定价整体走低,未来上市后可能引发市场爆炒。国泰君安在昨日的报告中称,本周新股定价整体偏低,初步判断网上申购收益率可能大幅提高。
此前亦有人为干预引发IPO公司上市后股价大涨的案例,2012年最后一只新股浙江世宝因发行量偏低,上市后首日暴涨626.7%。 新京报记者 吴敏
■ 影响
沪指结束四连阴
此前由于IPO开闸分流的压力,A股持续走弱
IPO节奏和政策的波动正影响A股走势,受部分IPO公司可能暂缓发行影响,昨日沪指结束4连阴。
昨日沪指收报2026.84点,涨0.86%。此前由于IPO开闸分流的压力,A股持续走弱。大成基金认为,市场近期大幅波动与经济和流动性基本面关联度不高,更多的还是源于短期因素的冲击,流动性预期和IPO带动的风险偏好变化。
本周开始陆续有部分公司宣布延缓发行,部分公司调低了发行价。此前中信证券认为,这可能使得短期IPO压力有所缓解。
不过市场对于IPO重启以及密集IPO的影响仍然感到担忧。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认为,到三月份新股密集发行,对于目前估值较高的创业板才是真正的考验。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说,此前市场的下跌原因是多重的,IPO重启对资金的分流是其中之一。其他因素还包括资金面依然偏紧、节前资金需求增加等。(吴敏)
■ 观察
新股发行的“石头”不能没完没了摸下去
据新华社电 看似简单的新股发行在中国股市上被演绎得越来越复杂。过去几年间,新股发行一直是市场的焦点,几经改革,却依旧问题重重。究其原因,当市场化与中国特色相结合,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立场,让新股发行一次次变成改革的试验田。
回首2012年,刚刚经过两轮改革的IPO正经受着破发潮的洗礼。彼时正是最为艰难的时期,业界普遍判断,经过破发之后,改革的成果即将体现。然而,当中小投资者的呼声和舆论的压力让监管层难以承受时,新一轮改革随即贸然启动。尽管在信息披露等理念上有所突破,但改革方案对于发行价格不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25%的红线规定一下子让新股定价回到了窗口指导年代。
实践证明,之后发行的新股鲜有突破25%的红线,仅仅变相价格管制这一点就让改革宗旨的“市场化”三个字成为空谈。而此后的IPO暂停更是让新股发行再度陷入行政干预的泥潭,致使如今的正常化重启阻力重重。
当前进行的改革中,监管层努力践行市场化的诺言,从行政管制中抽身,却因为市场化的不够彻底而在计划与市场的碰撞中重回“管价格”的老路。可以说,超募与老股转让挂钩是此次改革的致命弱点。在定价权基本交还市场之后,在市场热情高涨的重启初期,超募几乎是必然。一边是市场化的价格放行,一边是计划性思维下对超募的限制,矛盾自然产生,而化解矛盾的手段又是行政干预。
数次改革,都是在寻找市场化与中国特色的结合点,但一次次实践均未能绕过“价格”这道坎儿,却又滋生出不同的问题,给人以“摁下葫芦浮起瓢”之感。
改革允许探索,却不能缺少“顶层设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能无止境地探来探去,而是应该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在给市场稳定预期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