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前海人寿所在的“宝能系”一举夺得万科第一大股东席位,市场一片哗然,随后另一险资安邦集团购入远洋地产20.5%股份,成功跃升至远洋第二大股东,继2014年起频频出现的高调举牌上市房企之后,险资再度大手笔并购又成为公众的聚焦点。
险资“入侵”争夺企业控制权
12月6日晚间,万科公告称,截至2015年12月4日,钜盛华通过资管计划在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买入公司A股股票549091001股,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钜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前海人寿”),同属潮汕籍姚氏兄弟的“宝能系”旗下。
继“宝能系”高调“篡位”万科后,远洋二当家也易位了。12月7日,远洋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获南丰集团通知,南丰集团已于4日以77.84亿港元向安邦集团转让20.5%股权。据此,安邦将成远洋地产的第二大股东。
公告披露,远洋股东南丰集团成员公司Gavast Estates Limited、源荣投资有限公司及俊孚投资有限公司将分别出售7301万股、13.94亿股、7456万股,每股作价5.05港元,而其接盘人则为安邦保险与安邦财险。
公告指出,转让完成后,安邦集团持股比例将升至20.5%,南丰旗下三家公司共持有远洋地产已发行股本从之前的21.3%下调至约0.8%,同时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29.27%的持股比例不变。交易完成后,第二大股东安邦与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对远洋合计持股占比近50%。
CRIC研究中心研究员房玲表示,险资入股房企最直接目的便是获取企业控制权。
远洋并不是第一个险资持股达50%的房企。事实上,在经过2014年生命人寿与安邦保险的股权争夺战后,金地地产股权结构被血洗,两大险资持股占比49.9%。同时,华夏人寿与天安财险作为财务投资者持股占比8.47%,险资持股合计高达58%。
万科经历也类似。前海人寿所在的“宝能系”在2014年底首次试探后,2015年7月,前海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买入11亿股,总股本占比10%。8月份,则通过集中竞价、融资融券、收益互换增持万科股本5.04%,超过当时第一大股东华润所拥有的14.89%。随后原第一大股东华润集团耗资4.97亿再度增持,重回第一。近4个月后,安邦再度增持,“宝能系”持股数达22亿股,占总股本20.008%。
此外,平安人寿以63亿港元获得碧桂园9.9%股份,变身第二大股东。新华保险也以22.7亿港元获得中国金茂9.5%股份,跻身第二大股东。
更多大房企将成险资“猎物”
险资入股房企愈趋积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135家A股房企中,已被险资进入前十大股东的房企达21家,占比15.8%。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对此表示,不动产此前就是险资资金池投入的重心,险企不甘心只做项目投资,希望从股权控制的角度进行布局。当前,房地产行业低潮期显现,房地产公司估值较低,险企善于寻找估值低的投资标的,抄底后再运用长线投资策略。
房玲表示,险资入股房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取企业的控制权。通过增加在董事会的席位,以及在股东大会的投票权,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影响企业决策,甚至决定高管薪资和去留。以金地为例,2015年初,管理层提出的员工跟投计划,在股东大会上却遭到86.44%股东反对,便被指出,持股比例近50%的生命人寿、安邦等很可能都投了反对票。
“对于险资而言,本身没有过多操盘运营经验,通过资本优势拿下管理成熟的房企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房玲举例说,例如宝能系旗下便拥有宝能地产,前海人寿在取得话语权之后,完全可以加强宝能地产与万科的项目合作开发力度,甚至是人员调动。万科的房地产操盘经验和行业资源人脉等均对宝能地产有利。
房玲同时指出,若难以拿到绝对控制权,险资也可通过股价变化牟利。以万科为例,“野蛮人”的入侵势必会引起房企原有股东的重视甚至是反击,此次前海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华润如若选择增持很可能为前海“抬价”,前海则可获利走人。目前来看,投资不到300亿元的前海所持万科股票市值已达420余亿元,回报率高达40%。
此外,目前房地产政策的宽松取向,势必利好房地产业,地产的确可以成为险资投资对象中较好选择。
“更多大型房企可能成为险资的‘猎物’”。房玲表示,险资的“胃口”已经不仅限于“吞并”金融街、金地这样的中型房企,千亿房企万科、碧桂园等都已成为险资追逐的对象。相比用转型等概念炒作的小型房企,大型房企的运营和利润回报更为稳定,适合险资为规避汇率等风险作长期持有。未来,更多大中型房企的十大股东中将出现险资的身影。
[责任编辑: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