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测进出电梯的通道口不足1米1,只能两人并肩通过。
开栏语
收房后才发现质量有问题、开发商承诺的配套设施突然没了、房子拖了几年都没有办下来房产证……业主们花了数十万买套房,不良开发商却设置了一个个陷阱,让你维权无门。
借3·15之际,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地产深喉”栏目,专门曝光房产行业潜规则,深度调查房产行业的乱象。业内现状交手开发商业主地位弱维权难
作为业主,最感头疼的是,买房子的时候看不到现房,看一看户型图就签合同交钱,根本不知道修好的房子怎么样,等到交房时才发现有很多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想跟开发商谈退款赔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打官司争取赔偿,既耗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绝大多数业主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去选择这个办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开发商在卖房时,口头承诺配套设施如何完善,房屋的设计如何先进,但业主入住才发现,开发商做的并没有说的那么好,“缩水”问题很常见。遇到这个事情,业主们除了气愤,就只有找到开发商协商。
但在协商中,双方地位极其不平等。虽然一个小区至少是成百上千的业主,开发商只有一个,但业主们并非处于强势位置,实际上,面对房屋质量问题,业主们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除了跟开发商协商、争执,他们似乎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长期以来,这成为房产行业为人诟病的顽疾。全城征集聚焦典型案例曝光不良开发商
针对上述业主维权难问题,今年3·15期间,本报将再次强势出击,派出多路记者对房产行业的潜规则进行调查采访,曝光部分开发商的不良行为。
今日,本报关注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房产行业“缩水”问题:上百万购买的精装房,住了一段时间发现防水没做好,墙壁出现渗水;电梯口的通道只有1.08米宽,仅容两个人通过,这样的宽度大件家具怎么搬上楼?卖房时承诺会有“人人乐”超市,结果交房时变成了一家不太知名的超市……这是成都业主遭遇的一系列麻烦,本报对此进行集中曝光。
如果您也有类似遭遇,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111投诉。对于一些典型案例,本报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进行调查采访。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伟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