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3月31日电 (赵凛松)“从2010年以来,先后拿出数十亿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金融和投融资,对经济金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财政撬动金融。”31日,青海省省委书记骆惠宁在该省金融工作会议上介绍说,将全面优化该省金融生态环境。
自2010年以来,青海注重财政与金融“双轮”驱动,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长32.64%,比全国5.63%的年均增速高出27个百分点,该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全国年均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存贷比高出全国近17个百分点,随着金融杠杆作用凸显,金融机构在促进金融资本及其它生产要素聚集和有效配置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骆惠宁说:“一个地方金融资源投入的多少,与该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密切相关,对于青海这样一个贫困面较大的省来说,格外需要花大力气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据了解,近年来青海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融资总量迈上新台阶,“三农”、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逐步缓解,资金“洼地”效应初步显现。青海省省长郝鹏表示,今后几年,该省仍应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农牧区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打造信用青海品牌吸引更多的投资机构入驻青海,使青海省成为高原资金洼地。
郝鹏说:“从今年开始,青海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正在打造“信用青海”,集中开展农信社不良贷款化解行动,农信社不良贷款率较2013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该省已经为2万户企业362.4万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青海省金融办副主任蔡洪锐表示,未来青海还将继续打造“信用青海”工程,同时设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逐步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同时加大信用“黑名单”制度,增大失信行为的机会成本。
蔡洪锐介绍说,自2010年青海建立融资平台,让金融资金先期进入,财政资金逐年还本付息,财金互相联动,该省于2010年启动的教育“两基”攻坚即采取这样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青海享有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等特殊政策的机遇,因此进一步开拓金融业发展有更广阔的的空间。”骆惠宁表示,青海力争到“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全省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突破15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将金融业打造成青海新的支柱产业。(完)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