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省森工总局把着力保障改善林区民生、创建和谐森工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每年确定为职工群众办几十件实事,件件必须落到实处,年终问效。这些实事,包括了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群众收入、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强化林区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创建和谐森工、平安林区等民生建设的六大方面。
自2010年起到今年,省森工总局以办实事为载体的民生保障工程,已经持续了整整四年。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这些实事件件如期落实,已经为林区的民生建设,画出了完美的递进图表。而这一图表所显示出的一组组数字,正在以稳定、持续的发展速度,一步步向小康社会的目标挺进。
2013年的除夕夜,柴河林业局平安三区163室里,一家五口祖孙三代,正乐呵呵地围坐在餐桌前,动手包饺子共度除夕。面板前,妈妈怀里呀呀学语的孩子,正伸手胡乱划拉,那一招一式逗得爷爷奶奶满脸笑开了花。这是柴河林业局子弟中学教师付显宇在刚刚入住的新居里,和父母、妻儿一起过年的情景。
东方红林业局退休职工陈东浩,这个年也过得相当舒心。“原先住的土坯夹层房,四下里透气。夏天下雨冬天结冰,根本没法住。如今可好了,没花多少钱就住进了新砖亮瓦的楼房,既暖和又干净,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
2010 职工经营性收入被列入考核指标
2010年,省森工总局的公共事业发展开始提速。
当时的我省森工林区,虽然已有83.4%的林场实现了人均收入超万元,但发展不够均衡。据统计,实际收入达到万元的人口不足60%。这就需要继续加大发展经营项目的力度,争取到2010年底,使80%的林场人口达到超万元的目标,从而提高职工的经营性收入。同时,自“人均收入万元社区”试点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因为缺乏经营项目,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各林业局拓宽思路,广开门路,把职工群众都组织发动起来,到山上参加管护经营、森林抚育,发展养殖业、采集业、种植业或创办加工企业,开展商饮服务业等,增加经营性收入,力争3~5年使一家一户的经营性收入达到或超过工资性收入,让所有的职工群众都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为此,2010年提高职工经营性收入这一条,被列入了局(厂)长目标责任状,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省森工总局要求各林业局,要把棚户区改造与推进林区城市化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职工住房条件,实现面积增长、功能完善、标准提高、环境改善、居住舒适。并计划投资57.6亿元、改造480万平方米、安置9.6万户。
2010年,他们在改善民生、创建“和谐森工”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使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并向广大职工群众庄严承诺:
重点办好十件实事:切实增加职工工资收入,使职工工资增长20%;继续抓好“人均收入万元林场和人均收入万元社区”试点活动,力争年内林场(所)全部实现人均收入超万元的目标;抓好棚户区改造工程;抓好通场公路建设。投资5亿元,建设1000公里林区公路;搞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搞好社区卫生服务和基层卫生所建设,开展医疗资源共享,提供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3万人,下岗再就业3万人,消除“零就业”家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的覆盖面,落实林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抓好“一帮一”扶贫解困和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下乡”工作,落实补贴资金,惠及林区职工;创建“和谐森工”。强化社区管理职能,完善服务功能,创建和谐社区。抓好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林区”建设,做好安全、消防、防汛、突发事件(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使80%以上的林业局保持全省“平安县”标准,90%的基层单位达到总局级以上平安创建标准。
2011 办好20件实事普惠百姓
2011年,从当时的森工林区实际看,解决各种社会管理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为此,他们下决心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困难,化解社会矛盾,确保林区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把上年向职工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发展成办好20件实事,给力民生,普惠百姓。
一是提高企业在职职工工资水平。改变以往调整工资“齐步走”的做法,人均工资增长标准确定在200元以上,下要保底,上不封顶,鼓励各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多为职工增加效益工资。二是提高职工群众经营性收入。增加小额贷款筹款力度,经营性收入力争比上年提高30%。开展人均收入超2万元林场(所)创建活动,力争3年全部达标。三是开展年收入超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大户和年收入超千万元的林场(所)创建活动,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四是投入资金70亿元,新建和改造棚户区750万平方米,安置15万户。五是推进9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六是实现新增就业7.7万人、劳务输出3.4万人、职业培训4.5万人的目标。七是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实施中高等院校毕业生优先就业政策和自主就业援助政策,力争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八是开展“一帮一”扶贫解困和助残活动,落实龙江助残“爱心工程”428个公益性岗位。落实帮扶配套资金,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九是扩大“五项保险”覆盖面,林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十是抓好通场公路建设,投资4.5亿元,建设公路840公里。十一是加强教育教学设施建设,重点搞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工程。十二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就学补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寄宿生实行生活费补助政策。十三是落实我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建设好林区幼儿园。十四是抓好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十五是大力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选送230名医疗技术骨干到中高等院校或三级医院短期培养。十六是推进文化活动场馆、职工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十七是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兴建100个全民健身场地。十八是推进局场社区建设,打造50个林业局局址示范社区、100个林场样板社区。十九是加快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城镇绿化率达到30%以上,主要街道垃圾清运设施配备率达到100%。二十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林区建设,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公众公共安全满意度达到95%。
2012 全林区大面积棚改再登新高
2012这一年,延续上一年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二十件实事,再求发展和进步。
在全林区大面积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再投资82.4亿元,新建和改造棚户区750万平方米,安置15万户;新建经济适用房1680户;这一年,在省公路局下达公路建设计划385.2公里中,森工总局投资1.5亿元,建设通场公路300公里;这一年,在建设生态宜居新城过程中,森工林区完成了城镇绿化率40.4%,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小城镇绿化率40%以上的工作目标。
这一年,森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完成向职工群众承诺的20件实事。大力提高职工收入,连续三年为职工涨工资,年人均工资达到1.5万元。实施创业带动致富,人均收入超2万元林场(所)178个、年收入超千万元林场(所)146个,分别占30%和25%;年收入超10万元大户4728个、50万元大户229个、100万元大户84个,从业人员人均经营性收入达到1.3万元,同比提高31.1%。促进就业再就业,筹集小额贷款6000万元,新增就业2.6万人,下岗再就业2.2万人。加强社会保障,“五险”参保率进一步提高。建设通场公路298公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积极贡献单位”称号。加强生产安全监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各类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4.1%,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2013 民生改善与全省同步迈小康
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和落实,我省森工林区职工群众的民生保障,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距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为确保与全省同步进小康,2013年的森工二十件实事再冲新高。
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2万元以上;继续开展人均收入超2万元林场(所)创建活动,力争70%的林场(所)达标;继续推进年收入超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大户和年收入超千万元的林场(所)创建活动,职工群众经营性收入比上年提高20%;新增就业2.6万人、下岗再就业2万人;实施助残就业“爱心工程”,开发20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为职工创业发放小额贷款5000万元;建设完善柴河、绥阳、绥棱等10个总局级创业孵化园区,培养实用技能人才3000人;启动林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工伤保险实现全覆盖;投资4480万元,完成鹤立、沾河、桦南等6个林业局老年公寓建设,新增床位600张;投资82.4亿元,新建和改造棚户区750万平方米,安置15万户;新建经济适用房1680户;城镇绿化率达到40%以上。投资1.5亿元,建设通场公路300公里;完成5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所;组建林区各级卫生监督所和疾病控制机构,建设完善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体系;抓好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林场卫生所标准化率达到96%;搞好文化活动场馆、职工书屋示范点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推进林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今年力争完成75%;加强信访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集中精力化解信访积案;省级平安林业局达到100%,公众公共安全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丁秋马洪亮 黑龙江日报记者赵辉马一梅)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