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产业分析关键词  > 正文

中国经济走上复苏快车道 刺激政策不会立即退出

2014-10-16 14:52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经济走上复苏快车道刺激政策不会立即退出

  制图陈健珊

  一季度6.1%二季度7.9%三季度8.9%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依然以一季度6.1%、二季度7.9%、三季度8.9%的增速,划出一道坚定的“上行线”。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再次确认了中国经济持续反弹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用三句话总结了目前经济的现状:经济增速下滑较快扭转,经济回升势头不断巩固,整体向好态势趋于明显。

  不过,随着大宗商品需求持续旺盛以及物价的不断回升,通胀正在逐步临近。但是,宏观经济政策暂时不会大调整。

  关键词一刺激政策是否退出

  虽然官方和分析人士都表示,此轮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可能引发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风险,但他们都表示,政府在年内大幅收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李晓超昨日在发布会上也表示,中国经济未来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新的矛盾,世界经济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所以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再过一个多月,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要召开。这次会议要对今年全年形势作出判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其决策依据中,昨日公布的前三季度数据非常重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昨日撰文指出,中国经济现在处于复苏阶段,有必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匹配经济刺激计划调动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所产生的货币需求。在稳定经济增长态势的过程中,价格水平会逐渐上升、由负变正,但不会推动通胀恶化。

  鉴于对未来经济走势并不乐观的看法,西南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王剑辉也认为,决策层可能要对宏观经济态势观察一两个季度,确认无疑后才会调整宏观政策。

  关键词二货币政策要微调

  本周三,温总理的发言和以往相比也有一个微妙的变化。他表示,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这是否说明第四季度或者后期的任务上,经济调控的政策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对于上述的疑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解释说,“调控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许多经济上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结构调整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他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下一步,我们应当更多的把精力放在解决中国经济深层次问题,比如说产能过剩、经济结构等问题上。

  “在方向和基调不变的前提下,不排除货币政策某种微调的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也强调说。他指出,货币政策微调的目的是调整信贷结构,适当收缩流动性。在他看来,微调的顺序可能是:首先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收缩流动性;其次通过资本充足率收缩银行信贷;然后通过提高存贷利率收缩市场信用规模;接下来通过调整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收缩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最后通过汇率制度政策,减轻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

  ■焦点一

  “保八”无悬念

  “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全年‘保八’已无悬念。”昨日,李晓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核心数据

  国家统计局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增速达到了8.9%。

  “随着一揽子计划的不断落实,今年前三季度GDP实现了7.7%,这个7.7%可以说为实现全年8%的目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李晓超在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

  “第三季度数据虽然比我们的预期(9%)略微低了一些,”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高辉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今年第四季度的GDP仍有可能在10%左右,全年保八的确不成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也认为,三季度的数据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态势继续强劲上扬,一方面与去年基数低有关,同时也显示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同期基数较低,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GDP可能出现较高增速。按其预测,2009年四季度,GDP增速将达到9.8%。2010年全年GDP增速更是有望达到10%左右。

  “GDP的高速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回稳,未来还将保持上升的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会更快。

  ■焦点二

  投资拉动能走多远

  虽然多数专家认为,未来GDP有望高速增长,但是,对于这种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复苏模式,仍有人士表示担忧。

  ◎核心数据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第三季度GDP增速达到8.9%,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完全恢复。”他认为,目前外需仍然疲弱,民间投资及居民消费都不高,所以GDP的高增长并不是市场力量的推动,而仅是进一步显示了强劲的政策效应。业内人士表示,第三季度GDP增长8.9%反映了前期政策刺激的滞后效应仍然存在。但是,这种刺激作用到底还能推动中国经济走多远值得担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原所长张汉亚也认为,“政府今年为保增长几乎竭尽全力,但这并不能持久。明年经济会延续今年的增长趋势,但是增速会较今年放缓,而后年增速则可能会下跌。”

  ■焦点三

  通胀风险渐靠近

  “从CPI的走势来看,通胀预期已经出现。”昨日,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月物价为正,未来两个季度,通胀将成为市场最关注的事件。”

  ◎核心数据

  前三季度,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5%,其中,9月份PPI环比上涨0.6%。

  前三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1%。其中,9月份环比上涨0.4%。

  通胀隐忧也被决策层关注。本周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并将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列为今后几个月的重点调控内容。

  李晓超昨日也表示,目前中国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但存在通胀预期。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认为,这意味着通胀风险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重视,可能将对货币政策造成影响。

  不过,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高辉清则不赞同通胀很快到来的说法。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市场规律明年应该会有物价的上涨,并不会出现真正的通胀。现在政府更多的担忧是通胀的预期。他认为,这种预期可能会导致价格加快上升。

  “这种预期对通胀的恐慌可能更加可怕。这种预期对宏观经济不利,会影响宏观调控的政策。”高辉清强调。

  对于通胀隐忧,张汉亚的看法也是不用担心。他认为,农产品市场及工业消费品市场一直保持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增长很慢,甚至有些产品价格出现了负增长。

  “不仅如此,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并不快,比如说家电下乡产品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也出现了卖不畅的情况。”张汉亚得出结论:并不需要担心近期会出现通货膨胀。

  短期的通胀压力并不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陈道富认为,“尽管市场上流动性充裕,但是8万多亿的天量信贷并没有转化成市场上对商品的购买力。”他同时提醒,应该警惕资产价格的波动。下半年货币政策应该密切关注资产价格,不能只盯着物价。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