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轮胎生产基地,2012年中国轮胎出口3923万吨,价值142亿美元,可谓规模庞大。而且出口主要目的地为欧美发达国家,这表明我们国产轮胎的品质和信誉是经得起最严格的考验的。
但遗憾的是,中国轮胎行业乱象恰恰就表现在这里:出口轮胎质优价廉、内销轮胎质次价乱。
对外,由于国外诚信环境好,国内企业的出口产品不敢作假;对内,因为各种行业潜规则盛行,很多对外出口的做法不一定适应内销的复杂环境。
“双重标准”如此内外有别,未来一旦形成行业小环境下的“劣逐良币”,则中国轮胎企业在国内必将长期缺乏诚信自律。
因此,针对中国轮胎行业为何需要建立诚信机制,及如何建立诚信机制,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谈看法。
首先,中国企业和社会环境关系尚未进入良性互动。目前国内商业竞争关系可以是优胜劣汰,也可以是劣币逐良币,这导致应有的建立诚信机制缺失。
比如,目前中国轮胎行业主要就是低层次的劣币逐良币,企业和社会都似乎符合潜规则才能获取短期利益,否则就难以生存。
轮胎行业竞争事实上是企业和产品综合实力的竞争,而目前简单核心指标定胜负的现象明显,在产品相似下价格因素至关重要,谁的价格便宜就能获得订单;而价格相近下的潜规则盛行,谁的公关费高或者关系硬就能获得订单。在进入采购或分销体系后,轮胎厂家为了更高利润,挖空心思降低成本,由此带来品质的下降,并因此需要更多的打通检验环节的成本,恶性循环愈演愈烈,企业诚信自律机制也就形同虚设。
其次,为何要建立诚信机制?因为轮胎行业乱象已经伤害国人对自主品牌的信任。
轮胎等诸多行业的乱象打击的是消费信心,就像消费者对奶粉等国内企业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产品缺乏信心,这也对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
零部件品牌是给整车产品的信誉的背书,尤其是安全性、运动型部件的品牌信誉间接保障整车产品的可信赖性。过去,一些自主品牌车装上很多的内资品牌的配件后,其品质和可靠性的确产生了一定风险,消费者的使用感受不佳,这样的口碑传播对自主品牌车的品牌形象也是打击,并进一步带动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
消费者购买某价位的产品,同价位的欧美合资品牌产品相对自主品牌车的优势明显,自主品牌只能靠更大的车型和更丰富的配置弥补劣势。消费者购买某一级别规格的车型,自主品牌需要10%以上的品牌差价来弥补产品品质和信任的缺陷。这也是自主品牌整车发展的被动局面,想改变是很难的。
第三,如何建立诚信机制?
轮胎行业的怪相也是国内零部件行业的问题缩影。随着自主整车企业逐步转型为新的国际化诚信规范模式,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已经反思调整:国内部分核心零部件企业远不如国际零部件公司信誉高;自主整车企业纷纷联姻国际零部件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国际品牌的核心零部件,提升自主整车的品质档次。潜规则少的成本低,由于这些国际品牌零部件的技术先进、质量可靠、规范透明度高,实际的零部件成本并不高。
最后,企业诚信需要社会整体大环境的改善与改变。
当年的欧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也是问题很多的,但其发展中逐步规范并形成自律。欧美社会机构的管理行为也受到严厉的监督,整个行业的诚信机制建立才能确保企业的行为道德高标准,否则就会被惩罚淘汰。而我们的行业环境也应改善,社会机构和地方政府应该从权利管理和短期利益转型到公共服务,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让企业必须按诚信机制履行社会责任。而整车国企也应强化自控,让行业配套环境简单透明。
(文/崔东树 作者为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