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来出现的“钱荒”,在激发市场大幅震荡的同时,也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正在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与会人员纷纷就“钱荒”提出意见建议,央行和银监会掌门人也分别在陆家嘴论坛上间接作了回应。怎么看待“钱荒”,如何避免“钱荒”对市场造成过大冲击,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得出的答案全然不同。
“钱荒”的发生,是多种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叠加的结果。银行面临年中考核、需要补交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季节性因素,导致一些资产结构不合理、信贷风险较大的银行骤然感到资金紧张,这种紧张通过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飙升、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畸高等表征反映出来,目的都是获得资金,满足银行中考要求。但实际上,银行并不缺钱,仍然冻结的巨额存款准备金、信贷规模仍在扩大就是证明。银行缺钱是假,大批实体经济缺钱是真。这充分说明,钱是通过不适当的方式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哪里?通过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影子银行渠道,要么空转,要么进入房地产领域,要么进入地方债务平台。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认为,70%的钱回到了实体经济中。但是,需要厘清的是,短期理财产品显然不能进入实体经济,否则难以应对赎回。如果真的进入了实体经济,那也只能通过不断发行理财产品拆东墙补西墙;此外,即使钱没有空转,如果只是进入了具有信贷优先权的国有企业或房地产领域,钱的使用效率也是低下的。事实上,这些情况大量存在,而这份报告,也不能证明资金错配的情况不严重。
金融机构的职能,原本是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而目前的情况是,实体经济至少难以得到普惠式的资金支持,金融风险却在影子银行的暗影中持续集聚。
面对“钱荒”,有治标和治本两种办法。治标是容易的,央行当无怨无悔的“奶妈”,释放或注入流动性就可以。但是,这不能解决目前资金错配的难题,相反会纵容银行危险的经营习惯,导致金融风险进一步积累。在杠杆化作用下,仍不能放弃陈旧GDP政绩观的地方政府,又会进一步扩大粗放的生产活动,加剧目前已经严峻的产能过剩态势,使环境再度恶化。这对经济和民生,都将形成威胁。
因此,治本再难,也要坚持。“钱荒”发生后,央行一度“无动于衷”,释放的就是倒逼商业银行改革经营思路的信号。当然,如果市场反应过大,适当改善银行资金面也并非不可行,但不能过度。只有通过严格政策,才能培养出银行的改革基因,从而达到盘活存量货币的目的,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向良性方面发展。从这个角度说,严管金融,不能放松。(本报特约评论员徐立凡)
[责任编辑: 郜利敏]